|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很多网友们坦言自己有过类似经历:胃痛、胀气、喘不上气、头痛、心悸、过敏、失眠 …… 跑遍内科、心血管科、神经外科,检查结果都是 —— “一切正常”。
最近刷到 "21 岁确诊抑郁症的躯体化表现" 上了热搜,咨询室中也有不少来访者表示有过类似经历,有段时间总觉得身体不舒服,查来查去却没发现问题。
温纳心理想借着这个话题,和大家好好聊聊这种 "心里的痛变成身上的不舒服" 到底是怎么回事。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身体在说话:
那些容易被误读的信号
「抑郁症躯体化」,是指心理上的痛苦转化为身体的不适感。这种转化往往是无意识的,就像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用哭闹来表达内心的需求。
根据研究,65%-98.2% 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躯体化症状,这些症状看似来自身体,实则是心灵发出的求救信号。
在咨询室里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有人总头痛,吃了一堆止痛药也不管用;有人整天觉得累,躺着都嫌费劲;还有人胃里总翻腾,胃镜肠镜做了个遍,结果啥问题没有。
这些其实都是身体在传递信号,常见的还有:
◍ 浑身说不出的疼,肩膀酸、后背沉,像背着块石头
◍ 晚上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也老做梦,早上起来比没睡还累
◍ 吃饭没胃口,要么吃不下,要么控制不住地想吃东西
◍ 有时候突然心慌,觉得喘不上气,像要窒息似的
但大家常常会走进几个误区:
01 "身体不舒服肯定是器官坏了"
曾有位来访者跑了半年医院,光检查费就花了几万,最后医生建议他来看看心理科,才发现根源在情绪上。身体就像台精密的仪器,有时候不是零件坏了,是操作系统出了点小故障。
02 "心情不好就是想不开,扛扛就过去了"
其实抑郁症真不是意志力的问题,就像感冒了会发烧一样,是大脑里的神经递质出了紊乱,该吃药就得吃,该求助就得求助,硬扛反而会拖重。
03 "这些不舒服都是装出来的"
躯体化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就像被蚊子咬了会痒,情绪积压久了身体自然会有反应,谁也不会拿自己的难受开玩笑。
为什么
心里的事会跑到身体上?
很多人不明白,情绪怎么会变成身体的疼痛呢?这背后其实藏着身体和心理的小秘密。
从身体层面说,大脑里有个“信使”——神经递质,像血清素、多巴胺这些,既管着情绪好坏,也管着身体的疼痛感知、睡眠消化。
当这些信使工作失常,不光情绪会低落,身体也会跟着闹别扭,就像快递员送错了包裹,整个系统都乱了套。
长期憋着情绪还会让身体处于 "战斗状态"。
身体里有个叫 HPA 轴的调节系统,压力大的时候会分泌皮质醇来应对。可要是这根弦一直绷着,皮质醇就会过量,时间长了,心脏、肠胃、免疫力都会受影响,就像一直踩油门的车,早晚会出问题。
从心理上来说,很多人从小就被教 "要坚强"" 不能哭 ",慢慢就学会了把情绪压在心底。
这些没说出口的委屈、愤怒、害怕,不会自己消失,只会像气球一样越鼓越大,最后顺着身体的薄弱环节冒出来。就像有人总在生气后胃痛,其实是胃替心里的火气发了声。
还有些时候,是我们的大脑在悄悄保护我们。
把心理痛苦变成身体不舒服,好像就能少面对一点 "我过得不好" 的恐慌。就像孩子摔疼了会哭,其实不只是疼,更多是怕大人责备自己不小心。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试着这样做,
给身心都松松绑
如果发现身体总在莫名 "闹脾气",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1. 先学会当自己的 "身体侦探"
每次不舒服的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最近有没有什么事让我纠结?刚才是不是有点生气但没说?
就像给植物浇水前先看看土壤干没干,照顾自己也得先搞清楚需求。
2. 别硬扛,找专业的人搭把手
心理咨询师就像情绪的向导,能陪着你一点点梳理那些说不清楚的感受。有时候聊开了,身上的疼就轻了大半。
要是症状影响到吃饭睡觉,也可以去尝试心理咨询、看看精神科医生,该用药时别犹豫,就像感冒了要吃感冒药一样自然。
3. 给生活加点 "润滑剂"
规律的吃饭睡觉特别重要,身体就像个老钟表,准点上弦才能走得稳。每天抽十分钟发发呆、深呼吸,或者去楼下散散步,让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下来。
照顾自己不用搞得多复杂,能好好吃顿饭、睡个好觉,就已经很棒了。
4. 找个能说心里话的人
有时候把委屈说出来,就像给气球放放气,不用憋得那么辛苦。哪怕只是和朋友说句"我最近有点累",也比一个人扛着强。
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互相扶持着走,路才好走些。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温纳推荐
如果你正被这些说不清的身体不适困扰,别觉得是自己 "矫情",也别害怕。
那些藏在疼痛里的,其实都是没被好好照顾的情绪。就像冬天里的树看着光秃秃的,地下的根却在悄悄积蓄力量,等待春天发芽。
要是你不知道该和谁说,我们在这里听你说。心理咨询就是找个安全的地方,把压在心里的石头挪一挪。在这里,你的所有感受都值得被看见。
身体不会骗人,它所有的 "不舒服",都是在提醒你:该好好抱抱自己了。❤️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小红书@温纳心理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