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家长 “ 劝学 ” 篇 | 新学期就这么水灵灵的来了?

2024-08-29 238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懒散、逃避学习、拖延完成作业;和被窝难舍难分,和电脑藕断丝连;和电视依依不舍,和手机形影不离……


这些「开学综合症」,您家的娃中招了吗?




8月下旬,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陆续进入了开学的“红温”时刻。


两个月的假期那么充足、却又好像转瞬即逝,以至于很多孩子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堆积的假期作业,感到了空前的绝望。


有些孩子在火烧眉毛的焦虑下夜以继日地开始赶作业;有些孩子却似乎“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相信自己能凭借一支笔和一个夜晚,创造一个奇迹。



还有些孩子,9月1日还未到,他们早已开学了。随着假期的结束,开学的紧张氛围笼罩着全国各地几乎每一类中小学生。


孩子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开学考试、繁重的课程和全新的知识。这种节奏的转变让许多孩子感到难以适应,出现了拖延、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也给家长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01

“死到临头”还不写作业?

先别着急骂



在许多家庭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悠然自得地玩耍,而家长却为孩子的作业问题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孩子的无忧无虑与家长的忧心忡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假期过去,若作业依然原地踏步,家长的内心就如悬着一把利剑,唯恐孩子在开学后因跟不上进度而受挫。

面对这种情形,一些家长选择了呵斥,希望通过严厉的态度来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引发家庭冲突,使孩子更加叛逆。孩子们似乎在
以一种无声的反抗来捍卫自己的自主性,这背后的心理机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心理学研究指出,孩子们的这种反抗行为往往源于他们对自主性的需求。当家长试图通过命令和规则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行事时,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自主性受到了威胁。为了维护自己的自主性,孩子们会选择反抗。他们更倾向于家长以一种灵活、共同协商的方式来制定规则,而非强制实行固化的、直接的规则。

这种自主性的需求在孩子们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他们不只希望表面上的服从,更
希望自己的内心意愿能得到尊重和理解。即使他们表面上按照父母的要求完成了作业,但如果内心并不认同,那么这种顺从也是没有意义的。更有甚者,孩子们可能会在内心深处形成与父母期望截然相反的价值观,暗中抵制父母的期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反抗行为可以分为「外显的反抗」「内隐的反抗两种形式。外显的反抗往往表现为直接与家长对抗、不合作等行为,而内隐的反抗则可能表现为表面上顺从,但内心并不认同父母的期望和做法。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反抗,都需要家长认真对待,因为这可能是孩子心理问题的信号。

长期的家庭冲突和压力事件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诸多心理问题。例如,暴露于社会压力中(尤其是在社会冲突中失败)可能会导致个体在各种任务中的自主活动和探索减少。这种变化可能表现为焦虑增加、动机降低、思维活动迟缓以及昼夜节律、进食和体重的变化等,这些都是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常见特征。



因此,面对孩子的反抗行为,家长首先需要稳住自己的情绪。过度的焦虑和急躁只会使情况更加恶化。家长应该尝试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以一种灵活和共同协商的方式来制定规则。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孩子的反抗行为,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此外,家长还应该
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只有当家长和孩子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关系时,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02

开学前几周,

自主性支持尤为关键



对于已经开学的孩子来说,为他们提供自主性支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往研究表明,孩子感知到的自主性支持与诸多积极的教育结果相关,包括主动学习的动机、概念学习的效果、学习努力程度、在学习任务中的投入程度和学业表现。


尤其是在开学的前几周,自主性支持十分关键,即在开学阶段“开个好头”



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几个要点:


 01 承认孩子的消极感受 


我们要认识到,孩子从轻松的假期状态突然过渡到紧张的学习状态,难免会有些不适应和消极的情绪。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承认孩子的这种感受,而不是忽视或压制。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理解他们的困难和情绪,这种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支持。



 02 避免使用指令或施压的语言强调自己的权威 


家长在帮助孩子调整作息、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应该多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我们要避免使用指令或施压的语言,而应该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这样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在制定规则和预期时,我们要与孩子一起讨论,明确底线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商量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主性,还可以让孩子更加愿意去遵守这些规则。



 03 明确制定规则和预期,并阐明背后的理由 


研究表明,感知结构性与自主性动机存在着显著的关联。经过协商制定的规则必须是清晰、可执行的,并且需要被一致地执行。家长需要避免出现一方严格管教,另一方却给孩子放水的情况,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同时,我们要向孩子阐明规则制定的理由,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规则。


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引导孩子。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强制和命令来让孩子达到我们的期望,而是要通过引导和激励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潜力和动力,只要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引导,他们就能够茁壮成长。


最后,带娃不仅是一项责任,更是一项艺术。我们需要用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来与孩子“斗智斗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加健康、独立的下一代。





03

神经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保障大脑健康发展



大脑作为人类思想的物质基础,其前额叶更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区域。它负责着计划、调节、控制以及信息整合等复杂功能,对于个体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控力和专注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们的大脑发育并非一蹴而就


通常,前额叶的完全发育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大约在21至22岁之间完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显得活泼好动、容易分心。他们的行为并非出自顽皮,而是他们的大脑还在发育,尚未成熟。


在这个关键阶段,家长们的角色至关重要。
抱怨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需要更加理解孩子,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引导。特别是在开学季这样重要的时间节点,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方式更是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营养均衡和健康作息是促进大脑发育的重要因素。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他们身心健康的需要。有时,孩子们因为环境压力而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长时间地学习可能导致大脑疲劳,甚至影响长期的学习能力发展。因此,家长需要细心地观察孩子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调整。


新学期的开始,
家长与孩子建立合作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家长的尊重与信任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主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这些都是孩子未来成功的重要因素。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祝愿大家都能平稳度过开学季!





温纳心理推荐



开学前孩子可能会出现开学综合症,表现为拖延,焦虑,注意力不集中,一提学习就头疼肚子疼……但“万事开头难”,家长的引导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认识到孩子的自主性需求,家长可以采取更为合作和理解的方式,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如果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心理咨询师会和家长一起一起了解孩子产生开学综合症的真正原因,这个过程,也是父母深入了解孩子的机会,明晰根源性问题,积蓄内心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积极状态。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困惑与联系方式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小红书@温纳心理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咨询~



标签: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