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式家庭中,好像最常出现的家庭教育就是不停管教和干涉孩子,纠正他们在生活中的错误,为孩子的成长铺平道路。
作为父母,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管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如果不能纠正他们的错误,孩子会很容易走上歧途。
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孩子眼中,这就是在扼杀自我意志,强迫我按照父母规划的道路行走。
于是,就出现了一幕幕扎心的亲子关系——父母用心关爱孩子,而孩子却不领情,还觉得是父母多事。
其实在亲子关系中,会伤害到与孩子关系的父母远远不止这种类型。

创伤的代际传递
让家庭重蹈覆辙
从小被父母伤害过的孩子,一定会在心里默默说过这句话:等我有了孩子,我肯定不会这么对TA。
但如果仅凭这句话就可以修复创伤的代际传递,就不会有那么多受伤害的家庭了。
事实是,从小没有被爱过的孩子,长大之后当了父母,也不会天生就爱孩子。
在意识层面,他们会把孩子当成那个过去的自己,尽力去弥补,但在潜意识中,他们又会嫉妒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自己曾经没有的那种快乐。
所以,他们一边在为孩子尽力付出,一边又会在嘴上絮絮叨叨,他们在通过重复过去的方式来操控孩子的人生。
自恋的父母
会给孩子带来暴风雨的人生
自恋型的父母会认为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延伸,包括自己的孩子。
所以,他们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期待发展,完成自己安排的大小事务。
如果没有完成,他们的自恋感就会受挫,转化为全能暴怒,冲孩子发泄,大声叫嚷,不停唠叨,甚至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来。
而孩子,作为一个弱小的个体,只能被动承受父母的狂怒,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争执和忍让中,他们的耐心消耗殆尽,会越来越厌恨自己,也越来越憎恶父母。

只付出不接受
试图以愧疚感拴住孩子
在电视剧《亲爱的小孩》中,婆婆沉迷打麻将,把孩子从婴儿车上摔下去了,但她采取的措施并不是寻求原谅,而是回到家趴在地上擦地。
每当儿子儿媳想要怪她的时候,她就拿出自己擦了三遍地,每天辛辛苦苦做饭来堵住对方的嘴。
用内疚感控制孩子,是父母常用的方式。
·我付那么钱给你上学,你这个成绩对得起我吗
·我为你操心,头发都白了
·要不是你,我现在肯定过得更好
适当的内疚,会激发人的责任感,但是过度内疚只会让孩子感到愤怒,最终选择逃离父母。
贬低型父母
剥夺孩子的自尊
贬低、否定,让孩子害怕,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个概念:我这么糟糕,除了父母,没有人要我。
父母的本意或许是想要孩子学会应对挫折,用一种否定的方法来激励孩子前进,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精神创伤。
而孩子,没有精力分辨,也不会分辨,他们只会在一次次的打压和贬低中觉得自己越来越差,最终失去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大多数父母,其实都不愿意与孩子形成敌对关系,但是因为没有照顾好自己,也不懂爱的方式,所以在一点点的累积中,将孩子越推越远。
想要实实在在的爱孩子,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很多父母本身也是一个受过伤害的孩子。
但我们还是可以终结上一代的创伤,享受流动的亲子关系,这就需要你做出一些改变。
你可以尝试我们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会帮助你们看到那个童年受伤的自己,解决未被看到的心理创伤,当你可以看见自己的时候,进行改变,你也就实现了自我成长。
同时,你也可以在他们的帮助下找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有存在哪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通过调整错误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渠道,亲子关系也会自然而然流动起来。
温纳心理推荐
家庭是一体的,父母可以改变孩子,孩子也能改变父母,所以,想要让孩子实现健康成长,就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
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任重道远。对于立志成为中国优质心理咨询机构的温纳心理来说,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
温纳心理联合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设立“温纳心理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公益基地”,温纳心理以这一基地作为平台,为广大未成年来访者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服务。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