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式育儿”,正在摧毁孩子的自驱力

2023-09-08 283

“如果这次你考到前3名,我就奖励你100块。”

“做完这张卷子,我们就去吃大餐!”

“完成一个家务,就给你买一个玩具。”


这样交易式的对话,会出现在你和孩子的身上吗?


或许你会觉得,奖励可以唤醒孩子的学习动力,殊不知,这种奖励式教育就像饮鸩止渴,起效一时,毁孩一世。



交易式育儿会毁掉孩子的内驱力


很多家长在教育上总是存在着一个误区:孩子不爱学习,都是因为没有动力驱动。


实际上,让孩子痛苦的不是学习,而是家长的做法。


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但是学习新知识带来的乐趣,逐渐被繁重的功课所挤压。


考试成绩、排名、英语等级......成为了重重压在他们心头的大山。


当外部评价被当成了“为什么学习”的目的,为自己而学变成了为成绩而学,内心的动力就会不断降低。


时常和孩子讲条件的父母,是在用外部条件操控孩子,而孩子,也很难有内在驱动力,奖励一旦消失,动力也就消失了。


微信图片_20230908092816.png



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随机抽调一批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


第一阶段:所有大学生在解题时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把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大学生做对一道题,给1美元奖励,另一组大学生仍然像原来那样做题,没有奖励。


第三阶段:研究者让大家先自由休息,再观察在自由休息的时间里,哪组大学生会继续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是:只有刚才没有奖励的那组大学生才会在休息时间去解题。


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当一个人进行愉快的活动时,给TA提供外在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TA的吸引力。


作业写得快,给孩子奖励零食;成绩考得好,给孩子奖励玩游戏,比赛得奖了,给孩子奖励一次旅游......生活中,很多父母用这样的方式奖励孩子。


不可否认,在短期内,物质奖励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仔细观察,随着时间的拉长,物质奖励带来的效果会逐渐消失。


正如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说——

奖励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但其效果会逐渐消失。更糟糕的是它降低了人们继续这项工程所需的长期积极性。


当奖励消失了,孩子的驱动力也没有了。


微信图片_20230908092817.png



交易式育儿正在毒害你的孩子


长期的物质奖励,杀死的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动力,甚至会让孩子养成做什么事都讲条件的恶习。


在《变形记》中,就曾有这样一个孩子,只有给钱,才能让他做事。


晚上十点之前回家,就可以得到一百元钱;去亲戚家吃一次饭,可以得到五百元;上一节课,可以得到三千元……



这桩金钱交易的根源,是他爸爸。


作为留守儿童的他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沾染了许多恶习,为了让儿子早点回家,爸爸特意和他签了协议。


但是这个协议没有半点约束力,在协议生效的第一天,他就完成了协议上所有的事情,拿了钱然后毁约,在父亲急火攻心,拦着不让他出门之后,他直接拿起桌上的水果刀,作势朝着父亲捅去。


奖励可以让孩子达成某种目标,同样的,孩子也可以和你“谈条件”,在一步步退让中,孩子陷入了欲望的深渊,酿成恶果。


心理学认为人的种种行为都有内在驱动力,饿了要吃饭,渴了想喝水。这些内部动机,会使得人自发去做事。


但当你将成绩和奖励挂钩,孩子看到的只是奖励,看不到他们想做这件事情的目标。


更重要的危害是,孩子看不到你的爱。


奖励在孩子眼中成为了“有条件的爱”,父母爱我是因为我考了一个好成绩,危害的是孩子在亲子关系中的安全感。


背负着“有条件的爱”的孩子,会在一次次期待中带着压力艰难前行,成长路上也是举步维艰。



“交易式育儿”毁掉的是孩子的内驱力,是孩子对父母的安全感,因此,最重要是重新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你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在这里,咨询师会帮助你会重新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解决在相处中遇到的问题,让孩子逐渐敞开心扉,学会信任父母,让家庭重归和谐。


他们还会帮助你看到教育中的问题所在,通过一步步科学的调整,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内驱力,当内驱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温纳心理推荐


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任重道远。对于立志成为中国优质心理咨询机构的温纳心理来说,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


温纳心理联合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设立“温纳心理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公益基地”,温纳心理以这一基地作为平台,为广大未成年来访者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服务。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温纳心理招聘开始啦!


更多详情可以扫描二维码了解哦~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





标签: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