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别辑 | 4 个 “情绪急救包”,帮老师接住日常的疲惫 温纳心理札记 2025年09月09日 20:03 江苏

2025-09-15 14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允许自己不完美,是对自己的一种释放,也是给学生们一种真实的人生示范。



当上课铃声响起时,教师们不仅带着教案走进教室,还携带着清晨匆忙备课的疲惫、处理学生矛盾后的烦躁,或是对教学效果的焦虑。


数据显示,我国 55 万教师样本中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达 17.8%,其中中学教师的睡眠问题检出率高达 36.4%,强迫问题达 23.0%。


这些数字背后,是教师职业特有的情绪压力 —— 


他们既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又要应对学生的情绪波动,如同课堂上的 "情绪工程师"。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温纳心理特别整理了一套贴合教师工作场景的情绪管理工具,帮助教育工作者在忙碌的日常中找到心灵的平衡点。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01

课堂间隙的情绪急救:

3分钟感官着陆法



课间十分钟往往被批改作业、解答问题填满,但正是这短暂的时间,最需要用来给情绪 "减压"。


当你感觉被学生的吵闹声淹没,或是被课堂突发状况搅得心烦意乱时,不妨试试改编自正念训练的 "感官着陆法"


◍ 首先,花 30 秒时间做 "视觉扫描":看看窗外的天空颜色,观察教室角落绿植的叶片纹理,让视线离开课本和屏幕,给眼睛和大脑一段无目的的放松时间。


◍ 接着,用 1 分钟进行 "听觉聚焦":仔细分辨走廊里的脚步声、远处的鸟鸣或校园广播的背景音乐,单纯地听而不做判断。


◍ 最后 90 秒专注于 "身体锚定":感受双脚与地面的接触感,双手轻轻按压讲台边缘体会触感,或喝一口水感受液体流过喉咙的清凉。


这些微小的正念练习能快速将注意力从情绪漩涡拉回当下,为下一节课储备心理能量。




02

认知重构:

给情绪换个 "思考框架"



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你是否常常陷入 "他故意和我作对" 的想法中?根据「认知行为疗法」理论,影响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解读


教师的情绪困扰多源于教学场景中的自动化负面思维,比如将学生的沉默解读为 "不喜欢我的课",将家长的质疑等同于 "否定我的能力"


"情绪 ABC 拆解法" 能帮助打破这种思维定式:


◍ A 是诱发事件(如学生上课睡觉)

 B 是你的信念("他不尊重我")

 C 是情绪结果(愤怒、沮丧)


当负面情绪出现时,试着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三个要素,然后问自己:"除了这个解释,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也许学生熬夜照顾生病的家人,也许他听不懂内容而感到挫败。


西南大学的研究指出,教师情绪调节的核心在于 "识别 - 选择 - 行动" 的递进过程。


当你能识别出 "学生行为 = 不尊重" 这种绝对化思维时,就可以选择更具弹性的解读,进而采取更有效的行动 —— 比如课后单独询问而非课堂批评。


这种认知转换并非自我欺骗,而是通过重构认知来平衡教师的多重身份压力。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03

情绪释放:

结构化日记书写法



很多教师习惯在备课本边缘随手记录待办事项,却很少记录自己的情绪轨迹。实际上,情绪日记是成本最低的心理保健工具,尤其适合教师群体的情绪特点。


不同于流水账式记录,“结构化的情绪日记”需要包含三个核心要素:情绪触发点、身体感受和应对策略


可以采用 "三色记录法":


◍ 用红色笔标注当天的情绪触发事件(如 "公开课上设备故障")

◍ 用蓝色笔描述身体反应("心跳加速、喉咙发紧")

◍ 用绿色笔写下有效的应对方法("深呼吸三次后请学生帮忙调试")


这种记录方式借鉴了幼儿园情绪教育的实践经验,既保留了情绪的原始表达,又加入了理性分析的维度。


建议在办公桌抽屉里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每天花 5 分钟完成记录。


研究发现,坚持书写能显著降低教师的躯体化症状 —— 那些说不出口的疲惫和压力,会在笔尖流动中逐渐沉淀。




04

预防 burnout:

微休息能量管理系统



教师的情绪耗竭往往不是源于某个突发事件,而是日常压力的持续累积。


调查显示,53.58% 的小学教师常感到疲惫,13.62% 存在焦虑问题,这些数据提醒我们:


情绪管理不能只做 "灭火" 工作,更要建立日常 "防火" 机制。


"微休息能量管理系统" 将工作日分割成多个能量单元,每个单元包含 45 分钟工作和 5 分钟恢复。


在这 5 分钟里,可以采用 "3-3-3 法则"


做 3 个深呼吸,活动 3 个身体部位(如转动脖子、伸展手腕),说 3 句积极自我对话(如 "我已经做得很好了")


这种设计参考了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放松训练技术,能有效打断压力的累积循环。


特别推荐利用校园环境进行自然疗愈:在操场散步时专注感受脚底与地面的接触,观察树木的生长姿态,或只是闭上眼睛感受阳光的温度。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能像给手机充电一样,为情绪电池补充能量。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05

写在最后:

给自己的心灵留一扇窗



讲台上的四十分钟,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情绪褶皱:


是强压着疲惫讲完的那堂早课,是忍住委屈调解完的学生矛盾,是深夜还在屏幕前回复的家长消息 ......


但请相信,学习情绪管理从不是要求你成为 "永不疲惫的超人"。那些允许自己偶尔暂停的时刻,都是在给自己的心灵松绑。


如果某一天,你发现那些曾有效的方法似乎失灵了,不必责怪自己。可以试着走进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或者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愿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在照顾世界的同时,记得给内心留一块柔软的角落。





温纳推荐





当你用心呵护学生的成长时,请别忘了自己的心灵也需要被看见、被照顾。


如果连续两周出现睡眠困难、情绪持续低落,或对曾经热爱的教学工作失去兴趣,请一定记得寻求专业帮助。


教师的情绪健康不是自私的追求,而是教育质量的隐形基石。就像你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那样,也请学着温柔地对待自己的情绪波动。


这个教师节,最珍贵的礼物或许不是鲜花和赞美,而是给自己的心灵松绑的勇气 —— 


只有当你内心的原野得到滋养,才能播撒出更温暖的教育种子。❤️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小红书@温纳心理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咨询~



标签: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