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中学生极度讨厌父母:问题到底出在哪?

2023-04-11 398

之前,北京一家机构曾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在对待“父母态度”一项中:


有56.28%,超过半数的孩子都投给了最强烈的选项——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微信图片_20230410115019.jpg


辛辛苦苦养娃十几年,得不到孩子的感激,甚至还让孩子痛恨自己,一时不知道该说这是孩子的问题,还是身为父母的悲哀。


中学生,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步入了青春期,作家麦家曾说:“陪伴青春期的孩子,就是在陪伴一头老虎,得小心翼翼。”


微信图片_20230410115143.jpg


在《朗读者》中,麦家讲述了这段小心翼翼的时光。



从初二开始,孩子就不上学,每天打游戏,除了吃饭、上厕所,其他时间绝不出屋。


为了让孩子继续学习,麦家请来家教,但无一例外都被孩子赶走。


麦家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办一个教育机构,想让孩子继续上学,但又遭到了孩子的反抗。


尽管夫妻二人都想了很多方法帮助孩子,但孩子却完全拒绝和父母沟通,如果强行打开房门,还会离家出走。


如果说父母和孩子注定要有一场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大多都会发生在孩子的青春期。


01.青春期孩子的大脑是问题根源所在


很多父母对于青春期的了解大多是孩子叛逆,不听话,这的确是他们的行为表现,但是其中的原因可能还要深究到他们的大脑。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定义为10到20岁,但大脑要到25岁才能发育成熟,而且各个部位发育的时间有早有晚,正是这种发育的不平衡造成了孩子在“情感”和“理智”上的矛盾。


微信图片_20230410115441.jpg


比如,孩子“易冲动”就和前额叶与边缘系统发育不平衡有关。


大脑边缘系统掌管情绪和感受,这一部分在15岁时就已经发育完全,但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包括做决定,抑制冲动,还有社交活动,理解他人,自我认知相关的的前额叶一般到25岁才能发育成熟。


这就意味着青春期的孩子虽然可以像成年人一样感知到情绪,但并没有成年人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所以很难做出理性的决策。


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冲动叛逆,不服管教都是他们大脑发育阶段所限,他们自己也很难控制,并不是家长说两句“你要听话,别冲动”就可以扭转的。


微信图片_20230411092129.jpg


02.父母的管教方式也会促进问题的激化


青春期的孩子大脑发育还不成熟,容易做出一些冲动的行动,这是他们的生理限制,同时父母错误的管教方式也会促进问题的激化。


无止境的说教


不少家长喜欢对孩子说教,在吃饭时,睡觉前,抓住一切空隙对孩子进行教育,好像这样孩子就能变好,但事实是,孩子会越来越讨厌父母。


马克吐温有一次曾在教堂中听牧师对方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就是“超限效应”: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无止境的说教会引发孩子的“超限效应”,一次,两次,孩子的态度会从最初的听从到后面的不耐烦,甚至厌恶。


微信图片_20230411092132.jpg


唯“成绩论”


很多家长会发现,平时孩子的脾气还算可以,能够交流,但是一碰到学习就好像整个人都变了一样。


还记得之前的一个微博热搜:妈妈给女儿停掉抗抑郁药换成维生素。


女孩小升初不适应,成绩一落千丈,向父母提出“不想上学,想去看病”的诉求,但名校毕业的父母却认为孩子只是矫情,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幕。


唯“成绩论”让孩子觉得你是在爱我的成绩,不是在爱我,自然就会激起孩子的反叛心理。


扼杀孩子的爱好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很喜欢玩乐高,但妈妈觉得乐高耽误学习,都要高考了,应该把心收回来。


在妈妈发现乔英子玩乐高的秘密之后,她发疯似的把拼到一半的乐高摔得支离破碎。


妈妈不止一次的扼杀孩子的爱好,乔英子只能将自己的喜爱和情绪都压在心底,成为了妈妈眼中听话懂事的乖乖女,最终患上了抑郁症。


错误的管教方式有很多种,远远不止以上的3点,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父母无法看见孩子的情绪,也无法接受孩子的感受,更难去同理孩子。


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尊重和温暖,他们变得暴力,叛逆,抑郁,厌学也就很正常了。


微信图片_20230411092135.jpg


03.给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


在《朗读者》中,麦家非常庆幸自己当初陪伴了儿子:


·他现在的情况,比我预期得要好,学业不错,也交到了朋友。

·儿子话虽不多,但为人大方,受人欢迎。

·当初我的选择,就是用全部力量来保护他,陪他承受青春期的痛。


就在儿子即将远赴大洋彼岸求学之时,麦家把一封家书悄悄塞进了行李箱。


因为有太多叮嘱的话要说,担心孩子嫌烦,所以选择用文字写下了这封信,信里有对孩子叛逆期的深深包容,以及对他未来成长的期许。


微信图片_20230410114750.jpg


节目播出后,很多人关心麦家是如何帮孩子走出困境的。


麦家说了句老实话:

我只能帮助自己,却帮助不了他,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我说的话,他都不听!

不少人问我是怎么挺过这段时间的?

办法非常简单,是我慢慢总结出来的,那就是拿出忍耐和智慧,当好旁观者。

你看着他,却阻止不了他,但还是守望着他,做一个麦田守望者。


其实,能够做到理解孩子,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如果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会让这件事事半功倍。


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可以尝试我们的[亲子咨询]


亲子咨询分为两个方面:



·家长教育咨询

作为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为直接,所以在这部分主要是帮助父母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同时还会帮助提升父母的教育技巧,更科学的养育孩子。


·亲子沟通咨询

如果你与孩子之间存在矛盾,也可以选择与孩子一起,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例如心理沙盘,家庭格盘等,帮助你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心理,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帮助你提升与孩子的沟通技巧,从两方面共同促进亲子关系。



  温纳心理推荐


孩子在成长,父母也要成长,才能提前准备,做好措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段人生的重要旅程。


如果此刻你需要帮助,可以: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



标签: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