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小学时成绩优秀,父母老师都夸,这个孩子真聪明。
但是到了初中或高中,孩子的成绩突然一落千丈,甚至萌生了不想上学的想法。
这个时候,父母都很着急,来找咨询师时常常强调:我家孩子一直都很聪明,可能是心理压力太大了,影响了学习。
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往往也会认为自己本来是很出色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变得很糟糕。
既然如此,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无法忍受的挫败感
在小学的时候,由于难度小,很多孩子轻轻松松就能学好,但到了初高中,学习难度的上升,孩子的思维还转变不过来,以为只要像之前一样努力就可以学好,但慢慢就会发现:
原来即使自己努力,也还是会有不懂的地方。
更难受的是,有些学生自制力强,更能约束自己,甚至有些孩子智商高,所以轻轻松松就可以弄懂这些难题。
这种挫败感会让孩子十分难受,因为这与他们的一贯认知并不相符。
于是这些原本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在学习中,就会出现开小差、心不在焉、玩东西转移注意力等问题,虽然他们看上去是在学习,但他们的心思并不在学习上。
尤其是他们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因为挫败的体验感,他们立刻就不想看,不想思考了。
如果长期是这种学习模式,那么大量的学习时间就会被浪费掉,同时,也正因为孩子遇上挫败感就逃离的模式,会让他们不容易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最终更加挫败,陷入学习的死循环。

接受挫败才能更好发挥
很多人会觉得,要想尽快离开这种挫败感的体验,就要激励孩子,虽然这种激励,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力量,但是这并不会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
当孩子发现,班上那么多人,不怎么努力,轻轻松松就可以学得很好,而自己却越来越差,激励反而会适得其反。
相反,如果孩子可以接受自己的局限,承认自己现有的水平,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学习就不会变得那么痛苦了,就会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取得好成绩。
承认挫败不是逃避
而是给自己找寻的出路
也许有多人会问,承认自己的失败,那不是一种逃避吗?不是应该勇于面对困难吗?
承认自己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不面对困难。
挫折已经发生了,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无力感,否定挫折,不会让挫折不再发生,也不会让负面状态消失,反而会让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和解决困难,因为此刻你已经失去了客观分析的能力,这才是对现实的逃避。
只有当我们真正接受挫折之后,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将我们从挫折的泥潭中拉出来。
但是如何才能接受挫败呢?
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往往难以接受自己是失败的,尤其是孩子,在成长期的心理总是很复杂,所以需要合适的引导去帮助他们接受自己的失败,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健康的度过这段挫折期。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遇到了类似的挫折,不妨来尝试我们的心理咨询。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运用科学的方式调适孩子的心理,让孩子的心理不至于失调,同时会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应对挫折,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同时,咨询师也会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从实际情况出发,一点点积累和培养孩子的能力,这样,不仅是学习上,在日后的生活中,他们也可以拥有抗挫折的能力,不会轻易被挫折击垮。
温纳心理推荐
挫折是一块炼金石,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收获其中的宝藏。
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任重道远。对于立志成为中国优质心理咨询机构的温纳心理来说,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
温纳心理联合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设立“温纳心理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公益基地”,温纳心理以这一基地作为平台,为广大未成年来访者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服务。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