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快乐是正面情绪的原型,亚里士多德之后的许多思想家都说过,人类的所作所为,最终都是为了追求快乐。
如何获得快乐?金钱会使我们更快乐吗?也许,对于快乐,我们有更多角度去探索。

快乐≠金钱,打工≠不快乐
一般我们会认为,金钱与快乐成正相关,但根据1960-1990年间的一项数据显示:当美国的个人收入上升了2倍以上,觉得自己快乐的人仍然稳定在30%左右。显然,一定的物质会让人快乐,但并非金钱越多,越让人快乐。
那么,我们的快乐到底与什么有关呢?在调查数据中,人们自述的快乐程度,和个人特质有关,如:健康、外向、自尊、婚姻稳固等,这些情况会让人感到快乐,反之,如疾病、内向、感情破裂、自卑这些情况,会让人感到相对不快乐。
情绪源自人的内在意识状态,忧伤、恐惧、焦虑、无聊等负面情绪,会在内心产生“精神能驱疲(psychic entropy)”,导致我们无法集中精神处理外在事物,也无法恢复内在主观情绪的常态;而快乐、机敏、力量等正面情绪,则属于“精神反能驱疲(psychic negentropy)”,我们不必费心思量,或者自艾自怜,精神能量也是畅通无阻的,并不会阻碍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反,还会让我们的生活体验更好。
那么“打工”会让你快乐吗?
不少数据显示,虽然在个体自动自发的状态下,感受最好,但是,执行责任性工作的时候,感受也不是最恶劣的。当一个人做事的动机是无事可做,精神能驱疲在最高点,也就是说,当你漫无目的、无所事事,是最消极、最没有动力的状态。
所以,“打工”虽然是“被迫的”,但仍然属于存在动机的行为,相比毫无目的的无事可做,“打工”并没那么我们所想的那么糟糕。仔细想一想,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也会让你产生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建立你的多维度快乐
既然快乐与金钱不成正相关,“打工”并不会完全快乐,那么我们如何获得稳定的快乐?
答案是,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多维度快乐体系。
如果你只存在一个维度的快乐,容易产生厌倦且非常脆弱,一旦某天崩塌,可能会丧失获得快乐的源泉。
比如,有的人只喜欢打游戏,那么在重复的游戏体验中,也许会产生审美疲劳,或者体验疲劳,游戏开始变得像任务,而不是体验快乐。再比如,有的人只能从美食中得到快乐,那么就很有可能变得暴饮暴食,因为TA的快乐维度很单一。
同时,经常只接收一个维度的信息也会固化自我,容易感到自我价值缺失。多维度的快乐可以丰富生活,让你从多维度了解自己,产生更多新鲜的体验。构建自己的多维度快乐,是打败“一成不变”的自己,摆脱单一带给自己的压力的好方式。
如果将多维度的快乐,分成简单易得的快乐和通过努力才能得到的更深刻的快乐,那么这些不同维度的快乐,可以带我们不同层次的体验感,即便其中某个部分遭受了打击,也会有其他部分的快乐为你提供支持和动力。
温纳心理推荐
快乐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对我们的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让自己感到快乐,可以说是现代人的重要课题之一,如果你出现了无法感知快乐,或者很难获得快乐的情况,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打破内心的厚墙,重新去感受这个鲜活的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