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关注我们
大部分人的观点或许是:爱是一种感觉。因为感觉对了两个人在一起,又因为各种原因两个人分开。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能力。
PART 01
“爱别人”是一种能力
在亲密关系里面,不少朋友存在着—个误区,那就是:“爱别人”比“接受别人的爱”更重要。其实,爱,不仅仅是爱别人,还有接受别人的爰。这样亲密关系才能真正流动起来。
关于什么是爱,弗洛姆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如果一个女性告诉我们她爱花,而我们看见的竟是她经常忘记给花浇水培土,我们便不会相信她爱花。”因为“爱的本质是为某物而劳作,促使某物成长。爱和努力是不可分的,你爱你为之努力的东西,同样你为你所爱的东西而努力。”
弗洛姆还举了一个反面例子,描述什么不是“爱”,如果,对方为了让你更好服务于TA,而让你改变自我的人,那就不是真正的“爱”。真爱你的人,会希望你按照自身而不是TA的需求、愿望、自由发展。
如果要比喻的话,爱和被爱的过程,就像两个人在打球,学习怎么付出和表达爱意,相当于学习怎么打出漂亮的发球,但是不会接受别人的爱,就相当于不会接住别人,或者根本不接对方打回来的球。
如果对方一次次向我们发出带有爱的信号的球,却被我们一次次的错过,那么这场球当然也不能有来有往的持续下去。
PART 02
如何拥有“爱”的能力?
心理学发现,好的感情需要双方既要共同努力去经营亲密关系,又要给对方留一些独立的空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这并不容易。
爱的能力是需要被后天培养,与早年的养育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力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
被人持续地爱着,真正体验到被爱的感觉。
第2阶段
从被爱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和自己。
第3阶段
即便外面没有人爱,仍然能够持续地爱自己。
从心理学理论来说,一个人爱的能力最成熟的形式就是内在拥有爱的客体,即便失恋了,单身了,仍然可以自己爱自己,自己安抚自己的情绪。
拥有爱的客体的人,不仅可以照料别人,关心别人,也可以更好地照顾自己。比如当一个人心里有爱人,TA就不怕现实无人陪伴,更容易忍受孤独。
当一个人拥有爱的能力,TA也容易收获得到爱的回应,收获到更多的爱,单向的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是失衡的,并不是高质量的恋爱关系,好的亲密关系是双方互相给予,互相照顾,互相满足。
如果童年没有理想的爱的环境,成年之后仍然可以获得这种能力,比如说遇到一个包容力非常强的伴侣,并能和这个伴侣维持一段相当长的稳定关系,不因一时失望而掐断关系。
或者,你可以尝试通过心理咨询,建立一段稳定的咨询关系,从咨询里面建立起这种能力。
温纳心理推荐
总的来说,爱是给予,而非索取。在亲密关系中,当你真心爱一个人时,总是想把最好的留给对方。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如果无法去爱,那么人生也会失去许多色彩和快乐。
如果你认为自己感受不到爱,或者对表达爱意有困难的话,也可以向专业人士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处理自我、处理亲密关系。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