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无可奈何地在两个极端情绪间摆荡、切换,并且几乎无法自控情绪时,这预示着他们可能罹患了边缘型人格障碍。
青少年边缘性人格障碍
你也许没有听过青少年边缘性人格障碍,又或者,听过但不了解,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现有:情绪波动特别大、有自伤自杀风险、自我讨厌痛苦...尤其是在青少年身上,青春期遇到人格障碍,需要家长警惕。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青少年边缘性人格障碍,在这里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例1:想要自杀的17岁男孩
小智4年前开始不愿上学、感到烦躁、人际压力大,容易情绪失控,多次住进精神病院。接着,小智先后诊断为强迫症、抑郁症、双向障碍、情绪障碍。
近两年,小智病情越发剧烈,伴随着极强的自杀冲动,会因为冲动消费后悔不已,甚至出现撞墙、割手腕自杀谢罪的行为。
但在他情绪稳定的时候,是一个非常睿智且谈笑风生的男孩子。
例2:把自己装在“袋子”里的女高中生
婷婷是个很乖很内向的孩子,渴望人际交往,但特别害怕别人的拒绝和抛弃。
有时觉得别人看不起她,也不来主动关心她、不搭理她、讨厌她,经常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为什么这么差劲,她就会找一些理由把自己隔离起来或隐藏起来。
在这2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明显特质:年轻患者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上极度不稳定,表现出多种冲动行为,在自我认同,情绪、认知、行为及人际关系方面处于失调状态。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的核心特征就是“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稳定、自我形象不稳定。这是和抑郁症、焦虑症一样普遍,甚至危害更大的心理疾病。
青少年BPD心理疗愈指南
在青少年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2%左右,而边缘型人格障碍患病率高达3-5%左右。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约80%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为女性。
由于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成年之前,孩子还没有完整的自我边界,和家庭的边界是共用的,原生家庭会影响孩子成长。
人格障碍最早形成可追溯于个体早年,并且其一旦形成就很难治疗。因此,如果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不对劲的地方,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越好。以下是一些已经得到实践检验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情绪:
1、练习接受自己的情绪
这里的“接受”并不意味着屈服、放弃,也不意味着必须喜欢它们。你只是需要去体验当下的感受,不要评价或者批评它们。
2、尽量具体描绘自己的情绪
试着将身体感受与经常经历的情绪状态联系起来。例如某些情况下,感到胃里有一种下沉的感觉,想想正在经历这种感觉时,处于一种怎样的情绪状态?
3、分散注意力
当遇到无休止的麻烦事,可以试着关注其他的事情,让注意力从麻烦上挪开。
4、学习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一种针对情绪问题的有效策略,其中最常见的放松方法是渐进式肌肉放松法(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PMR)。
5、固定生活的时间表
不稳定是 BPD 的核心特征,血糖波动或者睡眠不足会加重 BPD 的症状。因此,为吃饭和睡觉等日常生活设定一个有规律的时间表,对缓解症状非常有帮助。
6、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情绪舒缓和疏导,更好地稳定患者的情绪,边缘型人格就像是一场与情绪的拔河,心理治疗可以助患者一臂之力。
温纳心理推荐
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都看到对方观点和感受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达成互相理解,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孩子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改变家庭当下的互动模式,减少在过去互相造成的伤害或者误会,为将来类似的情况做准备。如果你感到对亲子关系存在疑惑,或者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方面需要帮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到家长。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