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 要我做 ” 到 “ 我要做 ”,只需要一个“ 内驱力 ”

2024-09-18 371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内驱力」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内在动力,它能够推动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学习知识、发展技能,并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那么,什么是内驱力?父母又该如何正确地帮助孩子构建内驱力,一起来揭秘!



01

什么是内驱力



「内驱力」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动力,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内在力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内驱力表现为对事物自然的热爱和渴望,它不是基于外部的奖励或惩罚,而是源于内心的需求和动力。


例如,孩子因为对绘画的热爱而自发地拿起画笔,这种动力就是内驱力的体现。



内驱力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孩子自我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当孩子拥有强大的内驱力时,他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真正的成长与进步。




02

内驱力构建的最佳时机



多项权威研究显示,儿童在6岁之前的大脑发育迅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内驱力构建的关键时期。据统计,0至6岁期间,孩子的大脑神经元连接数量迅速增长,为内驱力的形成提供了生理基础。


在此阶段,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若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他们将更容易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模式,为未来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3

内驱力对于孩子
未来成长的重要意义



1.促进学习和发展 


强大的内驱力能激发孩子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使他们更积极地探索知识,勇于面对难题。这样的孩子往往能以更高的效率掌握新知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也往往更为显著。这种主动学习的习惯将伴随他们的一生,让他们在面对新挑战时能够迅速适应并掌握。


2. 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 


当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一项任务或实现一个目标时,他们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进而更独立地面对生活的各种困难。



3. 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内驱力能培养孩子的坚持性、毅力和责任感,使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不轻易放弃。


4. 提高幸福感 


拥有内驱力的孩子更可能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从而提高整体的幸福感。





04

父母的哪些行为
可能损害孩子的内驱力



1. 过度控制 


过度控制的父母会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限制了孩子的自主选择和决策权,这可能导致孩子失去自我驱动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过度奖励 


让孩子将行为的动力建立在追求外在奖励上,而非出于内心的兴趣和爱好。这不仅可能导致孩子对外在奖励产生依赖,而且会使孩子缺乏探索和学习内在兴趣的勇气。



3. 批评和指责 


批评和指责的过度使用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自我怀疑和消极情绪。


4. 与他人比较 


与他人进行比较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孩子怀疑自己的价值。





05

父母如何正确帮助
孩子构建内驱力



1. 尊重孩子的兴趣,提供资源和机会 


喜好和天赋是孩子个性的一部分,为他们的兴趣提供资源和机会,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增强内驱力。比如,当发现孩子对音乐有浓厚兴趣时,父母应该为他们报名参加音乐兴趣班或提供乐器让他们练习。这不仅是对孩子兴趣的尊重,也是对他们天赋的发掘和培养。


实施步骤:


  • 细心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找出他们的兴趣点。

  • 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对感兴趣事物的想法和感受。

  • 根据孩子的兴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这可能包括报名参加兴趣班、购买相关书籍或提供实践机会等。



2. 给予适当的自主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定,培养独立性和责任感。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衣服、绘本等,都是给予他们自主权的表现。


实施步骤:


  • 从一些小事情开始,让孩子尝试自主决策。

  • 在孩子做决策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但不要强制干涉。

  • 当孩子做出正确的决策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并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 鼓励探索和尝试 


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他们成长的重要动力。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即使可能会失败。这可以帮助他们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实施步骤:


  • 创造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能够放心地探索。

  • 在孩子探索过程中,陪伴在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失败时,鼓励他们重新尝试并分析原因。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并学会面对挫折。



4. 培养积极的心态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这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


实施步骤:


  • 倾听孩子的感受,让他们宣泄情绪。

  • 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可以帮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 用自己的经历或他人的故事激励孩子让他们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并增强自信心。



总之在孩子6岁前,父母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构建内驱力,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和人格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用爱和智慧陪伴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动力地前行。





温纳心理推荐



《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过:“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是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换句话说,父母在引导孩子学习自理、启蒙智力的过程中,要学会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想去做。


“鸡蛋从内打破是成长,从外打破是食物。”孩子的内驱力与幸福感、自我肯定和成就感密不可分,当孩子能够在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基础上,自主、独立、勇敢地探索世界时,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也更容易实现个人的价值和追求成长。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小红书@温纳心理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咨询~


标签: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