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研也找不到工作?
四六级对找工作帮助大吗?
年轻人考研才是唯一的出路吗?
今日的微博热搜格外焦虑,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一个:工作。

根据新闻报道数据,2023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8万,而在2022年这一数据还是1076万人,如果时间追溯到2002年,也就是20年前,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
激增的数据让大家的就业压力变得尤其沉重,不仅如此,除了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找不到工作的,还有因为被裁而被迫失业的,或是自己炒了老板的,待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找工作成了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
登上招聘的网站,在五花八门的公司当中海投,同样的回答面对不同的HR反复地讲,背课文都没有这么熟练过,但即使如此,收到的答复永远是“NO”!

找不到工作,也没有金钱傍身,只好待业在家,但父母的唠叨,或许还会辱骂,都让人身心俱疲,连连发出感慨:即使你没工作,也千万不要和父母住在一起!

为了躲避父母的唠叨,于是又有了那些假装上班的年轻人,每天早上八九点,准时到达图书馆、咖啡厅、公园,甚至还有商场的按摩椅休息区,下午五六点准时下班,和打工人经历同样的早晚高峰,一坐就是一整天,他们和打工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无工可打”“无薪可领”。

社会心理学家Bernice Neugarten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做:社会时钟,并将其定义为:社会对于年龄相适应的行为的共同预期。
通俗来说,就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时间节奏,你什么年纪,就要干什么事。
无论是不停面试找不到工作的焦虑,还是在家待业与父母的矛盾,所有的情绪困境都来源于这个“社会时钟”的准则。
如果你没有按照“社会时钟”的时间行事,你通常会承受来自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压力之下,沮丧,失眠,抑郁甚至想要自杀,现实的挫败会让你不断怀疑自己十几年努力学习的意义,焦虑,自我否定也就成为这段时间的情绪主旋律。

但现实的残酷在于,无论你是在海投中迷茫踌躇,还是在应付面试中焦头烂额,亦或是在等待中寝食难安,这些都不会帮助你解决问题。
所以,你现在一定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人生会是如何走向,更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可以帮助自己。
如果你此刻陷入了迷茫,不妨尝试我们的[职业规划]一对一心理咨询。
在这里你可以:
·尽情倾诉自己的情绪困扰,无论是就业压力的焦虑,还是家人的不理解,一切都可以在这里得到释放,而不必担心别人的指责;
·在专业咨询师的引导下,看清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是适合什么,在找工作的路上不走弯路;
·找到自己的优势技能,与你想要的岗位进行匹配,帮助你找到自己喜爱又有发展空间的岗位;
·在专业咨询师的引导下,适应新环境需要的角色变化,GET打开职场的正确方式;
......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