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你,撒过谎吗?
这个问题,不管回答是或者否,听起来都像是一句谎言。
常常听到小伙伴说“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再也不相信工作了”……确实呀,我们生活在一个被谎言笼罩的世界里面,有时候连我们也分不清到底自己说的哪一句是真话,哪一句是假话。
01
关于谎言的真实数据
我们在童年最基本的教育之一,就是做一名诚实的孩子,不要对他人撒谎。只不过,几乎没有人可以真正做到这一点。
据统计数据显示,一天当中,一个人被骗的次数大约在10次到200次不等。60%的人会在十分钟之内撒谎2到3次。外向的人会比内向的人更容易说谎,但男女在说谎的频率上,是没有太大差别的。
女人撒谎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取悦对方,但是男人更喜欢自吹自擂而说谎,有数据表明,男人关于自己的谎言,会比和别人有关的谎言高出8倍之多。
而在另一项针对大众撒谎频率的调研中发现,普通人每天大约要撒谎4次,一年说谎的平均值大约在1460次。
当然这些数据因为受到了年龄、性别、社会层级、文化差异等等因素的影响略显笼统,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是撒谎精。但它也确实展现出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诚实。
在这么多的谎言当中,有一种谎言比较特殊,就是白色谎言。这是一种基于利己之上,存在利他动机的谎言,比如“我也想去,但我很忙”的意思是“我宁愿呆在家里的沙发上”。而“对不起,我忘了回复”实际上是在说“对不起,我在躲着你”。而研究表明,这种谎言实际上是说谎者潜意识里面对自己的保护。
02
为什么我们喜欢说谎
撒谎的倾向在人类的进化史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
观察到其他灵长类动物也有欺骗行为,黑猩猩弗朗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曾惊讶地发现一只名为耶罗恩(Yeroen)的黑猩猩故意一瘸一拐地走路,以获取同情并获取食物。
在人类中,这种欺诈技巧在两岁到五岁之间就已掌握,用于获取生存资源和父母的关爱。
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博士指出,撒谎成为一种社交策略的原因在于人们期望听到真相,而撒谎者往往能侥幸逃脱。这种现象在人类的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费尔德曼解释了人们编造真相的七个原因——从善意的谎言到强制性的谎言。
奉承的人
奉承是最常见的撒谎形式之一,人们对奉承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知道奉承并不总是真诚的。有些人可能会给你一个虚假的恭维来和你交朋友,说服你帮他们一个忙,让你向他们吐露心事,等等。
为了避免尴尬
为了避免尴尬而撒谎实际上是想被别人喜欢,不想让任何人失望。比如有些人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好朋友,周五晚上我宁愿穿着睡衣呆在家里也不愿去酒吧。但当涉及到与之不太合得来的人时,就会说,“我希望我能去,但我很忙。”
影响他人
“人们撒谎是为了让别人做他们想让他们做的事。”比如推销员正在推销一种洗面奶,他们可能会对这款洗面奶赞不绝口,说自己一直发痘痘,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清除它,直到发现了这款产品,这款洗面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这样的推销方式就能让更多的人来买这款产品。
以避免一个消极的结果
比如父母问打碎玻璃杯的孩子是否打碎了玻璃时,他们很可能会说没有,即使这是一个明显的谎言,他们也会选择撒谎来保护自己。同样的,人们也会撒谎来保护他人,比如,孩子的哥哥姐姐会说他们看到是狗把玻璃杯碰倒了...
达到积极的结果
人们可能会为了得到自己或他人想要的结果而撒谎。在简历或工作面试中夸大经历是人们为了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撒谎的一个经典方式。
让自己看起来更令人印象深刻
人们希望别人喜欢他们、钦佩他们、对他们印象深刻。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甚至可能想恐吓其他人。例如,一位经理可能会夸大自己之前的成功,以防止同事质疑他的决定。
维持一个之前的谎言
谎言有滚雪球效应。“如果你在一开始就一件小事上撒了谎,为了维持这个谎言,有时你不得不以越来越大的方式撒谎。”这也是我们经常在电视节目、电影、书籍甚至是现实生活中看到的。
03
如何一眼看穿TA在撒谎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谎话,但人们只有53%的概率能够准确地识别自己听到的话是真是假。那么,难道要看一个人在不在撒谎就只能靠运气了吗?未必。
撒谎者最大的几个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1
避免使用第一人称
当人们说谎时,会本能或故意地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如你想问朋友借车来用用,但朋友告诉你他的车坏了,他的合同也因此而丢失了,他经常会说汽车坏了,而不是我的车坏了,从此可以判断一个人说谎或另有隐情。
2
回避某个问题
连续不停地追问同样一个问题,他可能会生气和愤怒,我告诉过你了吗,然后他很生气也许也会向你承认,事情就像这样,我仍然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了。
3
眼看右上角
骗子永远不敢看着你的眼睛,但聪明的骗子会凝视你的眼睛。心理学家发现,当大多数人撒谎时,眼球会不由自主地朝着右上方看,当人们试图记住实际发生的事情时,往往会向左上方看。
4
记住所有细节
很少有人能够记住所有细节,一些说谎的人他们却可以记住一些细节,因为说谎者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已经考虑了心中的假设情景,不会漏过任何细节。
5
故意改变声音
撒谎者在说谎时,往往故意把语气提升高八度,想借此来掩盖自己的内疚。
6
皮笑肉不笑
说谎者在笑时,仔细看的话,发现他们并不是出自内心的笑,会有皮笑肉不笑的感觉。真正的笑容在脸部两侧均匀且对称,它来得很快,消失得很慢,伪装的笑容缓慢,双方不平衡,与此同时,骗子的眼睛也是没有笑意的。
7
忍不住摸鼻子
当人们撒谎时脸会变红,鼻子也会变热,甚至有点肿,骗子会感到鼻子有点不舒服,不经意间会摸一下鼻子。而且,骗子回答问题也非常短暂,伴随着微妙的动作,如摆弄手指,下意识地触摸身体的某一部分等。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说谎的技巧是非常糟糕的。那些尴尬的肢体语言、不自然的微笑、扭曲的面部表情、禁不住推敲的思维逻辑,无时无刻不在向外界展示着说谎者内心中的不安与慌乱。
一个谎言需要用一百个谎言去弥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请尽量以诚待人,这不仅是在保护那些我们身边的所爱之人,更是帮助自身摆脱良性谴责的最好的方法。
温纳心理推荐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谎言只是暂时的逃避,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撒谎及其积极防御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我们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导致撒谎的问题。想要真正地强大起来,就要坚守诚实这一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而非借助欺诈来求得成功。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困惑与联系方式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小红书@温纳心理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