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虽然被屋顶上偶然掉下来的瓦片砸到会很痛,但被一颗向你蓄意丢来的小石子砸到更痛。如果这颗小石子是由爱人砸的,这种痛苦还会加倍。” —— 卢梭 法国哲学家
当我们陷入一段亲密关系后,自然而然地渴望着被爱人的关注、理解和偏爱。然而,这也意味着在给予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可能被伤害的风险。亲密关系虽然让人温暖而充满快乐,但也时常伴随难以避免的痛苦与困扰。
正如克里斯多福 · 孟在《亲密关系》中所言,被伴侣攻击的可能性远大于遭遇陌生人攻击。在相互拥抱与相互依赖的时刻,我们可能也正在面对被伤害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在感情中受到深深的伤害。
为什么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互相伤害?
如何经营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减少对彼此的伤害?
1
你是我的出气筒
在生活的琐碎中,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情绪。而在亲密的关系中,对方似乎成为了我们的出气筒。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讨厌他们,而是踢猫效应的影响。
踢猫效应(Kick Cat Effect),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负面情绪传染。当个体感到不满、愤怒或沮丧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安全范围内或无法还击的弱者进行发泄。由此,负面情绪就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它是我们在面临不满或压力时,无法自我排解的一种方式。对方没有犯错,但我们仍然把内心的压力与情绪放在了他们身上。但是,这可能使对方产生深深的伤害和疏离感。我们的情感应该如同温水一样缓缓流动,而非一次次激烈的碰撞与撞击。
2
我只想在你面前做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各种面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当我们遇到一个让我们感到安全的人时,我们可能会卸下这些面具,展示真实的自己。
即卸下“外在我”的伪装,回归“内在我”的真实,完全做回自己。
这是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期待和需求。然而,真实的自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所顾忌地伤害对方。真实的自己应该是包容、尊重和爱意满满的。当我们感到安全并愿意做自己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对方的感受。爱一个人并不只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3
从你这里,找回缺失的安全感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若我们的父母或重要的依恋对象未能给予我们足够的关爱与安全感,这可能会在内心留下深深的痕迹,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当我们离开原生家庭,步入新的生活环境时,我们可能会将这种依恋模式带入新的关系中,无论是与朋友、同事还是伴侣。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焦虑型依恋与亲密关系质量的各种认知、情感和行为指标呈负相关。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在亲密关系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对于自己,他们缺乏自信、胡思乱想、患得患失、害怕被抛弃;
对于伴侣,他们缺乏信任、过度关注,总是对关系感到焦虑和紧张。
这种不安全的感觉,如同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时常在心中隐隐作痛。我们在寻找安慰,希望从某个人或某种关系中找到安全感。一方面既渴望与伴侣保持亲密,另一方面又无法信任对方的爱。通过各种方式来考验伴侣,却往往适得其反。当伴侣无法忍受、选择离开时,他们又难以承受、崩溃纠缠。
因此,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互相伤害,往往是不安全依恋模式在作祟。
4
水乳交融的状态,才是我们爱的证明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都希望能够与对方紧密相连,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然而,过度的依赖和过于亲近的距离并不一定带来高质量的关系。正如两只刺猬需要找到一个既不扎伤对方也不感到寒冷的距离一样,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也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高质量的亲密关系需要适当的距离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私人领域,我们需要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和隐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彼此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在关系中给予对方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在家庭系统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是必要的,但过度的情感联结可能会导致家庭功能失调。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在亲密关系中保持适当的边界感。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疏远对方或保持距离感,而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彼此在关系中都能感到舒适和自在。
1
正确表达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确表达爱意,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真正地了解并尊重伴侣的内心需求。
每个人对于爱的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直接的言语,有的人则更倾向于行动的证明。因此,我们需要用心去观察和了解伴侣的喜好和需求,用对方喜欢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爱。比如,如果伴侣喜欢浪漫的惊喜,那么我们可以时常为对方准备一些小礼物或者安排一次浪漫的约会;如果伴侣更倾向于实在的行动,那么我们可以为对方分担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为对方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这样的表达方式往往更能打动伴侣的心,收获更为美好的回应。
2
各自独立,适度依赖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同时也应该相互支持和依赖。过度依赖或者过分独立都会导致关系的失衡。
适度依赖需要双方共同来维持,比如双方共同参与家务事,分工合作,各自有各自的私人空间,这样不仅增加了双方的亲密感,也能确保关系的持久发展。同时,每个人都有处理问题、解决困难的职责和能力。因此,不应过分将解决矛盾和需求的重任全部推给另一方,应建立共同的应对问题的意识和策略。
3
冲突面前,恰当处理是关键
真正的冲突往往不是因为具体的事情而起,而是因为彼此的安全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面对冲突时,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和沟通。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想要的结果和目的,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同时,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化导致矛盾升级。在沟通时,我们要做到“就事论事”,避免将小问题扩大化或者牵扯到其他无关的事情上。
如果双方都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进行沟通,那么很多问题都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4
保持尊重与关爱
尊重是任何关系的基础,包括亲密关系。我们应该尊重伴侣的意见和决定,给予对方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我们也要表达出对伴侣的关爱和温暖,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爱意和关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关心对方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多陪伴对方、听对方说话、为对方排忧解难等。这样的关爱和陪伴能够让伴侣感受到我们的爱意和温暖,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
亲密关系中,争吵不一定就是坏事。适度的矛盾冲突,能够为这段关系注入新的活力,也能让双方都得到成长。
如果在不经意间对伴侣造成了伤害,发现问题、承认错误、做出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改变的意识,永远是行动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我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感觉被情绪冲刷,似乎身不由己。总把最差的一面留给最爱的人,我们能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在身处激烈情绪时,也能跟爱的人好好沟通。
处在“相爱相杀”漩涡中的你,可以找寻专业的心理帮助,心理咨询师会和你一同揭开内心的不安与创伤,通过专业引导,增强自我察觉,提高对情绪的掌控力,成为一个情绪稳定、会爱、敢爱的人。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困惑与联系方式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小红书@温纳心理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