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脑健康」(brain heath)定义为保持最佳的大脑完整性和心理、认知功能,并且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疾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脑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24年世界脑健康日的主题是「脑健康与预防」,旨在提醒人们关注大脑健康,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脑部疾病。
自2000年起,每年9月是中国脑健康月,9月16日则是「中国脑健康日」。
人类大脑中的 860 亿个神经元相互交织,这些神经元之间又有着超过 100 万亿个突触连接,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思维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复杂程度和重要性可想而知。
01
脑健康是一个
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大脑不健康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首先,是大脑出现病症的情况。这指的是大脑在结构、功能或生物化学方面出现的明显异常。常见的病症包括卒中、脑瘤等结构性疾病,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此外,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精神障碍和脑外伤等,也属于大脑疾病的范畴。
另一种情况是大脑的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通常是由于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大脑超负荷运转,导致大脑细胞无法及时得到足够的氧和营养补充,进而引发内分泌功能紊乱。其症状包括慢性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轻微的记忆力下降、轻度情绪问题、不规律的睡眠模式以及轻度的认知功能下降等。尽管这些症状并未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但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和改善。
02
如何保护大脑健康?
1、开始运动
「运动」 ,这一众所周知的行为,其益处远不止于强健体魄。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对大脑同样具有显著的好处。规律的体育活动,通过增加大脑的血流量和氧气,有助于个体保持思维敏捷。那么,什么样的锻炼方式是最佳的呢?任何能让我们真正活跃起来的积极活动都是好的选择。
「跳舞」 ,便是其中一种极佳的锻炼方式。当人们随着音乐节奏舞动身体时,心率加快,血液流动加速,这为大脑提供了更多的养分。更重要的是,跳舞有助于加强脑细胞之间的神经连接。这种全身性的活动,不仅让心脏跳动,更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从而给身体和大脑带来了双重益处。
2、正念练习
正念练习同样重要。在这个目标驱动、多任务处理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抽出时间来安静地坐下来,进行深呼吸。科学家发现,持续的正念练习会增加海马体(负责学习和记忆)的灰质密度。通过培养正念,我们可以收获更健康的睡眠、改善情绪,并体验到一种平静和幸福的感觉。
3、保持联系
保持社交活动同样对大脑健康至关重要。与他人交流、保持社交联系,可以增强大脑功能。在交流中,大脑需要解释语言和视觉线索,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此外,社交互动还能改善情绪,预防抑郁症。特别是对于65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社交孤立是痴呆的一个风险因素。保持身体、心理和社交的活跃,无论年龄大小,都有助于改善大脑健康。
4、改善记忆力和大脑健康的最佳食物
首先是鱼。鱼富含omega-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对学习和记忆具有重要益处。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鱼可以帮助减少大脑退化,并可能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
其次是浆果。浆果(如蓝莓、草莓、黑莓等)混合在膳食中,是获得身体和大脑营养平衡的好方法。浆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研究表明,浆果可以预防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并改善运动和认知功能。
全谷物是另一种对大脑健康有益的食物。与精制碳水化合物相比,全谷物是复合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分解得更慢,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从而对大脑功能产生积极作用。全谷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等营养素,这些对认知功能和情绪调节都至关重要。常见的全谷物包括糙米、藜麦、燕麦片、荞麦等。
此外,一个均衡的饮食还应该包括各种蔬菜、水果和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和坚果。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可以确保我们获得大脑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作为人体的司令部,大脑健康就是“头等大事”,但“脑健康”问题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用脑习惯可以保持大脑健康,并有效预防神经系统疾病。
让我们一起科学护脑,乐享健康长久好时光!
心理健康和脑健康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控制着我们的思维、情感、记忆和身体功能。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情感、认知和社会功能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平衡状态,具有适应性和弹性。
当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较好时,他/她的大脑活动处于更佳的状态,对刺激和挑战的反应更为灵敏和适当。反之,当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出现问题,比如情感障碍或认知障碍,就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脑部损伤或进一步的精神健康问题。
如果最近你在心理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不妨尝试一次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会为你营造一个稳定切安全的倾诉环境,共同探索心灵深处不为人知的角落,找到问题的源头,修复内心的补丁,用全新的力量滋养心灵更好成长。共同守护心理健康,共筑脑健康。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小红书@温纳心理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