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TA过度保护

2023-09-04 364

在电影《黑镜》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Sara在三岁那年意外走丢,为了保护她,妈妈在她的脑袋里植入了一种叫“方舟天使”的芯片。


它可以掌握女孩的位置,还能屏蔽许多危险的画面。院子里的恶犬、打架的男孩等暴力场面都会被自动打上马赛克。



妈妈给她设定了一个完全安全,没有伤害和危险的世界。


但在Sara进入青春期,芯片关闭之后,却发生了不可控的局面——她没有情绪,不会表达,甚至不知道该怎样保护自己,后来她开始自残,甚至用针将手指戳破,仅仅是因为想要感受一下血流的样子。


这时妈妈才后知后觉发现了女儿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无法修复的亲子矛盾。


妈妈用完美无缺的保护,给女孩营造了绝对安全的世界,却也毁掉了她。


微信图片_20230904091748.png


父母的过度保护,是亲子关系里的“毒药”


有心理学家曾将过度保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极端约束型,另一种是极端纵容型。


不管是哪一种“保护”,都是被曲解的爱,给孩子带来的都是满身的伤害。


极端约束型


在纪录片《镜子》中,有一位这样的孩子:


他买宠物回家,会被父母丢掉;

想骑自行车出去玩,会被父母反对;

他想当歌手、学画画,父亲都一一拒绝。


一直被禁锢的他为了反抗父母,早早辍学,天天在家里上网打游戏,甚至还会自残。



英国伦敦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儿童时期被父母过多限制行为、干涉隐私的人,会造成终生的伤害,长大后不仅独立性差,可能会给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


父母的本意是为了保护孩子,但过度约束却让孩子失去了自由和自我,让孩子陷入痛苦的深渊。


极端纵容型


极端纵容型的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孩子不放心”,所以他们总是想要替孩子包办一切,用溺爱的方式来保护TA。


但父母替孩子做的越多,就越容易将孩子养废。


知乎上有位网友,坦诚自己曾是一个“巨婴”。


从小到大 她的生活里只有学习这一件事,哪怕是高中毕业后的假期,她也只能在家里看书。


结果就是,她的自理能力、决策力、行动力都远不及同龄人。


上大学后,装个手机卡都要同学帮忙;军训时,因不会打包行李急到掉泪;甚至不知道如何坐公交……


不止在生活上处处低能,在人际交往上也有很大的障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不曾交到新的朋友。


微信图片_20230904091748_1.png


明智的父母,会选择合理的引导


生活中的很多父母,想要借助自己的阅历和智慧帮助孩子越过人生的一道道坎,但父母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更无法帮助他们避开人生路上所有的坑。


作为父母,可以正确的引导,但也要考虑到孩子的想法,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正确对待自己的控制欲。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父母期望过高,会不自觉为孩子铺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你可以选择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会帮助你将自己想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孩子懂你的良苦用心,在让孩子可以选择的前提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同时,咨询师也会帮助你调解因长期不良的亲子模式造成的矛盾,解开彼此心中的心结,共同营造良好健康的家庭氛围。



  温纳心理推荐


人生的幸福来自于爱,爱包含理解与支持,看见与放手。



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任重道远。对于立志成为中国优质心理咨询机构的温纳心理来说,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


温纳心理联合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设立“温纳心理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公益基地”,温纳心理以这一基地作为平台,为广大未成年来访者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服务。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





标签: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