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很多人到成年后发现,自己经常被某种心理问题困扰,甚至会影响生活或工作。
例如,变得不喜欢接触人;明明能做这事,可安排给自己时却总在推脱;自己不能与人很好地相处,遇到人与人的矛盾总不知该怎么办;不知为何自己总在焦虑或担心一些事情。
许多性格特质和习惯的养成,源头都在于原生家庭。在原生家庭中,被好好对待的孩子,在爱中成长,所以懂得如何爱与爱人。没有被好好对待的孩子,从未学会关于爱的教育,那么,就会形成各种各种的心理创伤,在长大成人后,依然伴随自己,甚至缠绕一生。
01
不要在孩子的身上
留下「心理痛点」
每个人在成长中多少都会留下某些被自己在内心中反复强化、对外面尽量弱化的印记,就是所谓的「心理痛点」。
例如一个总是害怕得不到注意的孩子,会努力提高音量,让家长注意到他,长大后,他在人际关系上最敏感的痛点,就是别人是否能尊重他的意见。可见,童年时期的「心理痛点」,会伴随人的一生,在人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因此,在孩子成长中,要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痛点。
如果孩子某件事做的不好,不要用粗暴的语言去批评孩子,尽量避免情绪化的行为带来的伤害,可以问问他怎么了,一起沟通,找出问题的结症。
02
能和孩子交朋友
也是一种能力
孩子在最初接触人世时,如果身边缺乏来自人的情感陪伴,是无法理解爱的。情感是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基础性台阶,能影响孩子日后多层面的心理发展,如语言发展、社会性发展、认知方式发展等。
孩子从哪里获得对情感的认知和感受?
自然是从父母身上获得。人的情感发展是从“家”这个点开始,先是对抚养人的依恋,然后扩展到感受其他家人的亲情,接着是与同龄人的相处、交流与玩耍。一个孩子从小就没人疼爱,一定缺乏情感的滋养,进而言语发展缓慢,不爱与人交流和相处,变得习惯孤独。
和孩子交朋友,带领孩子体验各种各样的情感,孩子遇到的情感体验越丰富,他成大后性格越稳定。
和孩子相处,把他当做最好的朋友,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他的想法,用心去聆听他内心的声音,不要吝啬语言的赞美,鼓励他成长,穿过时间的河流,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用朋友的身份,正确的引导孩子,比用家长的身份,镇压孩子,要有效的多。如果你感到孩子有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针对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健康需要非常重视,在一个人性格还未养成的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和影响,如果孩子有抑郁、低落、绝望等负面情绪,通过心理咨询,可以找出孩子的心理结症,帮助孩子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