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这5种行为,把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推向悬崖

2023-12-04 271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图片

近期火热的台湾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强势的单亲妈妈纪太太,独自抚养着叛逆期的少年小伟,为了能让小伟永远做乖乖听话的宝贝,纪太太使用了控制孩子时间和生命的遥控器。

当得知小伟伪造成绩单时,难以容忍的纪太太,毫不犹豫地启动遥控器,将小伟的生活停留在了“犯错误”的这一天,直到小伟主动修正自己的错误为止。

pexels-photo-236151.jpeg

随后,纪太太对于儿子的控制欲越来越强,小到每天穿什么衣服,大到专业选择,事事过问。在毕业季,小伟不愿意去补习班,想去毕业旅行,纪太太一遍遍摁下遥控器,不许他出去玩,小伟一遍遍地被迫修正自己的想法, 直到母亲满意为止。甚至,他遇到了喜欢的女孩,纪太太不喜欢,于是旧事重演,小伟再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修正”自己的“错误”。

这是一个披着科幻外衣,关于亲子关系的深刻故事。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触:为人父母的你,掏心掏肺、尽心尽力地为孩子付出一切,孩子却总能制造出你想象不到的意外,打乱你的日常生活节奏,破坏你精心制定的计划,对你的付出视而不见,将你视为仇人。

于是你暴躁、愤怒、大发雷霆、指责孩子,甚至劈头盖脸一顿打。这样的行为,也许可以发泄一时的怒气,但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糟糕的影响。

pexels-photo-5723325.jpeg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说:“孩提的经历会在儿童的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不会轻易被磨灭。”

因此,作为家长,这5种行为,即使再生气也千万不要对孩子做!否则,会把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推向悬崖,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


①把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可以与孩子制定规则,家庭成员不把情绪带到家里,或者,以敞开心扉的沟通和倾诉,互相收获情感上的满足与慰藉,但千万不要拿孩子出气,不把孩子作为情绪宣泄口和出气筒。


②与孩子互相怪罪或无根据地判断是非对错

《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提到:“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在理性许可的范围内,让孩子从实践中学习,这样,指导孩子行为的就不是他人强迫他接受的诸多限制,而是客观事实之间的逻辑。”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而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是有韧性接纳、包容每个家庭成员的。


③随意贬低,用“你真笨”这类话评价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关系,最有安全感的依赖,也是在世界上理应最信任的人,因此,父母的评价,哪怕只是一句玩笑话,也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只有给予孩子鼓励与支持,孩子才会更加放心大胆地去探索世界。


④给孩子设置过高的要求,无视孩子的诉求

决定孩子成长的因素既不是孩子内在的能力,也不是他所处的客观环境,而是这个孩子对于外在现实的看法,以及他对他和这种现实所构成的关系的理解。

以成人的视角,无视孩子的需求,剥夺孩子的快乐,是部分家长容易犯的错误,试着接纳孩子的想法,是敞开心扉的第一步。


⑤不遵守承诺,对孩子撒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模仿对象,言传身教地影响着孩子的认知,如果你答应孩子某件事,一定要尽力去完成,而不是将与孩子的承诺,随意轻视、敷衍,抛诸脑后。


面对孩子,我们要记住这3个教育原则:不武断、不批评、不指责。生理或精神上的“暴力”只会把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推越远,好好说话,用有温度的、平等的沟通,才是教育该有的模样。


WARM AND ACCEPT
温纳心理推荐

家庭心理咨询,是围绕亲子关系,儿童、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的适应问题,与学校教育相关联的父母教养方式、教育问题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心理咨询与疗愈。

如果你感到对于亲子关系有困惑不解,或者,想要改善亲子关系,那么,专业的家庭心理咨询,也许可以为你开辟新的视野,探寻更多与孩子的互动与可能。放宽心态,问题正是改变的契机。

在预咨询中,咨询顾问将会根据你具体情况,帮助你了解心理咨询的流程与知识,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关于心理帮助和心理咨询,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可以在我们的免费“预咨询”中找到。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困惑与联系方式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图片

小红书@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标签: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