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关注我们
最近,陶勇医生抒发的“为父”言论,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热烈讨论。这篇作为父亲,在女儿12岁生日之际,发表的一番“感慨”,其实并没有多过激,但有意思的是,网友们集体“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了,无论是语气还是论调,都引发了大家对于原生家庭中父母教育的心理伤害,这可能是80、90、00后成年人集体性的“童年阴影”。


在这番言论中,可以看出,陶勇医生作为父亲的一些教育观念,是比较有争议的,比如:孩子过生日时,一定要给亲戚盛饭夹菜吗?一定要在过生日这天洗碗吗?孩子表现出了十分大的抗拒,一定也要TA按照家长的指令完成“任务”吗?什么样的品质算是“淑女”?不听家长的话,不配合家长的指令,就是“魔女”吗?
12岁是比较敏感的年纪,许多孩子开始进入青春叛逆期,TA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觉醒。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听话”、“爱顶嘴”都是正常表现,陶勇医生简单粗暴地将女儿不配合归结为“脾气臭”,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误解。
其次,让女儿在生日宴会上给长辈盛饭、夹菜,饭后让女儿洗碗,作为成年人,我们可能会去猜测、去理解陶勇医生这番行为背后的动机,但是一个12岁正高兴地过着生日的孩子,有这个义务一定要接受这么“沉重”的父爱吗?孩子也许没有办法想的那么多,但最直观的感受肯定是“被压迫”、“被强制”,所以她给父亲的反馈是“臭脾气”、“没笑脸”、“不愿意”,这也说明了陶勇医生作为父亲,确实并不理解女儿。
大部分网友这样评价:孩子过生日,别做扫兴的爸妈。想必许多朋友自己也有切身体会,爸妈为什么总是喜欢扫孩子的兴?
这本质上其实是一个沟通问题,怎么和孩子好好沟通呢?显然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从陶勇医生的言语间也可以看出来,他平时对孩子的了解是不够多的,因此,孩子的一些行为会被他以自己的思维去解读,这也是许多家长会犯的错误思维。
我们常常强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些家长会抱怨道:我们还不够为了孩子吗?每天辛辛苦苦上班, 下班还要给孩子做饭辅导作业,稍微说错句话都不行了吗?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也不例外,没有完美的人存在,但更重要的是,如果家长不小心对孩子说错话,或者不小心对孩子说了重话,该怎么处理呢?如果一味拿用家长的权威去压孩子,端着家长的架子,孩子自然从心里是不服的,也没有办法真正地疏导亲子之间的冲突矛盾。
在人生的旅途上,成长并非孩子一个人的事情,第一次做父母的家长也需要成长,学习如何理解孩子,学习如何融洽亲子关系,学习如何表达爱和包容,希望家长可以孩子一起成长,体验更多人生的美好时刻。
温纳心理推荐
在儿童和青少年成长中,青春叛逆期是一个讨论更多的部分。其实,面对青春期,家长也不必如临大敌,如果家长给足孩子独立的空间和尊重,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然也不需要叛逆了。
如果你在亲子关系或者家庭关系上有困难,或者有自己的疑问,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与孩子沟通,用心理学的角度去开导孩子,还给孩子一份快乐,也为家庭改善紧张的关系。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