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女家庭创伤丨不要把你的爱倾斜

2025-08-04 7

“妈妈为什么总是先抱妹妹?”
“为什么弟弟的玩具总比我的好?”
“为什么哥哥犯错总是我挨骂?”


在多子女家庭长大的孩子,心中常藏着这些没问出口的问题。


那些被忽略的午后、被轻描淡写的不公、被偏袒对待的委屈,像看不见的裂痕,在心上刻下深深的印记


  01

“不被偏爱”

   成为童年的底色


爱的倾斜”带来的创伤往往具有独特特点:


▎它不来自单次重大事件,而是日复一日的微小差别对待;


▎它被包裹在“兄弟姐妹本应互相照顾”的合理外衣下;


▎受害者常常自责:“是不是我不够好才不被偏爱?”


  02

成年后的回声

   被关注饥渴与自我消耗


那些在爱的天平上总是下沉一端的孩子,长大后常常带着两种看似矛盾却同源的心理状态:


▨  过度求关注模式

在职场、社交场合甚至亲密关系中,无意识地重复童年竞争模式


他们可能成为滔滔不绝的谈话者、完美主义者或过度付出者,内心深处却在呐喊:看看我!我在这里!


▨  自我隐形模式

另一种则走向相反方向——习惯性后退,不敢表达需求,在群体中自动成为“背景板”。


一位来访者曾描述:“当有人注意到我时,我反而浑身不自在,好像占了不该得的位置。


这两种状态本质上都是创伤的延续:

前者在不断重演争取关注的童年剧本,后者则内化了“我不值得被爱”的核心信念



  03

解冻记忆

   EMDR如何修复“偏心创伤”


传统谈话治疗需要来访者反复讲述创伤经历,这对那些甚至无法清晰表述“具体发生了什么”的偏心创伤者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EMDR(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提供了不同的路径


EMDR疗法的独特优势


▨  无需反复讲述伤痛细节,特别适合那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微小创伤积累”。


▨  处理闪回”体验,例如:许多成年子女仍会因父母对兄弟姐妹的一句夸奖而瞬间退回受伤孩童状态。


▨  重建内在安全感,治疗中创建安全之所”,帮助来访者建立内在庇护所。


▨  改变记忆的情绪负荷,通过双侧刺激(眼动、轻拍或声音),大脑重新处理创伤记忆


针对儿童偏心创伤的EMDR治疗更具创造性


治疗师可能使用玩偶代表家庭成员,通过沙盘重现家庭场景;或用绘画表达“被冷落的感觉”,再通过双侧刺激进行脱敏。


这些非言语方式特别适合处理儿童期深埋的创伤。



  04

当受伤的孩子成为父母


偏心创伤最隐蔽的伤害,是它常在不自觉中被传递给下一代。


专业干预不仅能疗愈个体创伤,更能打破代际传递。通过治疗:


▸ 觉察行为,认识到哪些反应是来自自己的童年创伤
▸ 建立新的家庭秩序,学习平等但不必完全相同的对待方式
▸ 修复手足关系,重建更健康的互动方式



  05

温柔的启示

   给曾经被忽视的你


如果你在多子女家庭中长大,心中仍住着那个躲在门后看父母拥抱其他孩子的自己,请知道:


那些委屈是真实的。不是“小孩子敏感”,不是“不懂事”。每个孩子都天然渴望被父母完整看见,这需求正当如植物渴望阳光。


创伤不必是终身监禁

它只是过去的一部分,且能被解决


选择心理咨询如同为自己预约一位心灵理疗师——不是因为你“病了”,而是你值得被专业呵护


今天的你,已经拥有小时候没有的资源:成年人的理解力、选择权和改变能力


那个躲在角落的孩子可能还在你心里,但现在牵起ta手的,是一个更有力量的自己


我们无法改变童年的天气,但可以修复淋湿至今的自己。



如果您遇到心理困扰,我们的

 免费预咨询 

可以帮助您

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会有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及时联系您👀


小红书@温纳心理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图源网络|侵删)



标签: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