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余额已严重不足,但孩子作业依然堆积成山,每到假期尾声,家家户户都要上演一场“赶作业”大战,父母口中不停催促,孩子不情不愿赶着作业。
“不到最后一天,绝不动笔”,小小的拖延症患者们一反常态的奋笔疾书,总能在开学前一晚创造“一个晚上,一支笔,一个奇迹”。
孩子的拖延症根深蒂固,早已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学习路上的拦路虎,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孩子拖延背后的真实原因。

为什么孩子总是拖延?
有调查显示:80%~9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患有拖延症,其中有50%的人认为长期拖延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他们的学习精力被大量的社团活动所分散,于是只能在拖延症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为什么明明知道拖延症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很多人还是宁愿拖到最后一秒再行动?
在一个TED是演讲中,作家Tim Urban用了一个生动而发人深省的奇妙比喻。
每个拖延症患者的脑袋里都住着一只及时行乐的猴子,这只猴子只关注两件事情:简单和开心。
每当我们头脑里的理性小人告诉我们该做正事的时候,猴子都会掌控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做了很多本不该进行的娱乐活动。
事后拖延症患者又常常出现内疚、焦虑和自我憎恨等常见情绪。
猴子唯一害怕的是“惊慌怪兽”,他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直到截止日期临近或者情况危急才会出现,然后急急忙忙地完成任务。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当孩子在假期面对各科五花八门的作业大山,听着父母喋喋不休的催促,内心不自觉就会产生抗拒心理,越想逃避,代表享乐的小猴子对他们就越具备吸引力。

如何改变孩子的拖延现状?
拖延让孩子浪费了很多时间,原本可以劳逸结合的工作,因为拖延,不得不坐在书桌前完成一本本作业,让孩子更加痛苦。
拖延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越来越焦虑,外界对于孩子“不可靠”“能力不足”等负面评价也让孩子逐渐失控。
由此伴随而来的,可能还有孩子的厌学、考试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破裂......
如何才能改变孩子的拖延现状呢?
想要预防或改善拖延行为,首先要做的是准确识别孩子的拖延程度,这是预防和改善拖延症状的第一步。
你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会帮助孩子识别拖延的状况,并且用科学的知识识别出孩子拖延背后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
同时,他们也会教给孩子一些不拖延的方法,改善拖延的状况。
最后,对于父母而言,专业的咨询师也会给父母一些小技巧,帮助父母改善孩子的情况。
温纳心理推荐
让孩子做回时间的主人,他们会发挥出更好的风采。
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任重道远。对于立志成为中国优质心理咨询机构的温纳心理来说,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
温纳心理联合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设立“温纳心理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公益基地”,温纳心理以这一基地作为平台,为广大未成年来访者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服务。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