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总是无缘无故感到头疼、头晕”,“最近总感觉肠胃不舒服、胃痛”,“去医院检查结果都很正常,但是身体就是不舒服”……你是否也曾有类似的状况呢?
尽管不存在生理疾病,但确实又能感受到身体不适,医生也说身体没有问题。其实,很多的心理问题都会以各种躯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

#01
什么是躯体化症状?
躯体化症状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病程持久的躯体症状为主要特征,常伴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症状可累及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受损。
简单来说,躯体化指的是【心理上的问题,通过身体症状的形式来呈现】。
日常生活中,因为考试压力太大而长痘痘、过度紧张而睡不着觉、失恋后没有食欲等情况,都是躯体化的例子。
大部分躯体化都是暂时的,只要压力源一消失,那些身体症状也很快就无影无踪。但是,部分躯体化症状也会长时间挥之不去,严重影响生活,这就有可能是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尽早干预。
#02
躯体化是如何产生的?
出现躯体化症状的来访者往往经历过创伤事件,生活中长期处于不被理解、不被接纳的环境产生难以消化的负性情绪,又因自卑感、羞耻感等情绪压抑自己。
对于孩子而言,家庭氛围不融洽,家庭矛盾突出、夫妻关系不和谐时,孩子出现躯体化症状的几率也会增加。很多孩子都会通过生病,来缓解恐惧无助的情绪、引起周围人的关注,好像只有生病时才感觉被理解、接纳和重视,从而会想一直病着。

#03
常见躯体化症状有哪些?
1、经常性头痛、胸口疼、关节疼痛等。经过休息后感觉依旧很疲倦,疼痛感频繁出现。当压力暂时缓解后,疼痛也会暂时减弱。压力增大时又会重现。
2、肠胃消化问题。会有胃痛、腹泻、便秘等肠胃问题。饮食习惯也出现较大改变,会有暴食或厌食的现象。
3、睡眠障碍。出现嗜睡、早醒、入睡困难等现象。当暴露在压力、焦虑之下时,潜意识会本能的逃避困难,给我们的睡眠质量造成损害。
4、频繁生病、疑病。不断累积的心理压力会削弱免疫系统,增加疾病易感性。一些人也会通过生病获得特殊关注,逃避现实的困难,减轻现实的情绪影响。
#04
如何缓解躯体化症状?
第一步,放下对心理困扰的成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出现心理困扰,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内心脆弱或是无病呻吟,心理问题和身体症状一样,并不值得感到羞耻。给情绪一个宣泄的出口,给自己一个直面内心的机会,这很重要。
第二步,寻找适合自己的疗愈方式。目前针对躯体化的有效治疗,主要是心理咨询的方式,再辅助以药物、物理治疗。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帮助寻找出躯体化现象的心理根源:是由于负面思想、行为,还是源于曾经的创伤事件,还是与内心防御机制有关……解决心理根源后,躯体化症状就会得到明显的缓解。
第三步,给自己时间和空间慢慢恢复。不必在内心责怪自己,身体虽然没有问题,但内心承受的痛苦却是真实的,要相信自己能够在战胜心理困扰的路上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