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培养出完美的孩子,我才是成功的父母”|正确的养育方式是否存在?

2023-05-07 416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孩子被迫疯狂内卷,父母也承担着无限的焦虑和压力,如何让孩子脱颖而出获得成功,成为了很多父母心中的责任。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父母力所能及的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还看了不少育儿书籍,试图从里面找出一两条可以培养出“完美的孩子”的方法,但当面对孩子的时候,你依然会发现:我不知道怎么做。


什么是正确的养育方式?


著名心理学家哈里·哈罗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将出生不久的婴儿猴隔离在没有生命的实验室,陪伴婴儿猴长大的是两位“代理妈妈”。一个是用铁丝做的,胸前的奶瓶提供奶水,另一个是用柔软的绒布做的,却没有奶水提供。


实验发现:哪怕“铁丝妈妈”可以为婴儿猴提供奶水,但小猴子更愿意与“绒布妈妈”待在一起,只有在肚子饿时才会来到“铁丝妈妈”的身边。


但这些由“绒布妈妈”抚养的猴子,在长大后,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其他猴子玩耍,也不生育后代,就算与个别猴子生育了后代,也不会善待自己的孩子,会出现暴力殴打乃至残忍杀害的现象。


于是,哈罗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婴儿猴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猴”,并保证它每天都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


这样哺育长大的猴子,在成年后基本都正常了。


婴儿需要父母的养育才能长大,亲子互动与孩子的安全感、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父母的反思能力无疑会让父母在参与和孩子相关的事物中做得更好。


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情感的父母,更知道对孩子做出什么行为反应是恰当的。


尽管很多父母想要寻求一个范式来养育孩子,但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父母和孩子本身,适合你们的,才是最正确的。


微信图片_20230507092919.jpg


有反思能力的父母都是什么样的?


什么反思能力?


当父母在感知和解释某些行为的时候,能够有意识的将它们与自己或孩子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关联。


举个例子:孩子考试哭着回家,一声不吭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妈妈关切地问孩子发生了什么,孩子依然不回答,继续在房间里哭。


这个时候你是愿意多等一会儿,让孩子哭完,还是强硬的让孩子开门?


如果孩子说:“我讨厌老师,把题目出了太难了”,你会马上批评和教育孩子吗?


很多父母听到孩子抱怨老师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时,心中会产生很多失望愤怒的情绪,于是会不自觉批评孩子,展开一场对立的亲子战争。


而反思能力强的父母就会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允许孩子表达的想法和情绪,即使自己的内心也并不平静,但依然会等到双方都冷静下来之后一起探讨是否会有更好的方法应对考试,引导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抱怨他人。


做善于反思的父母


儿童的心智化还不够成熟,与有反思能力的父母建立关系,他们才能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反思者。同时,父母的反思性也可以提升孩子在亲子关系中的依恋感,增进亲子陪伴的质量,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因此,要做善于反思的父母,可以从以下3点入手:


1. 善待自己


在照顾孩子之前,你要学会照顾自己,如果父母一直处在内耗的状态,又怎么能够投入精力照顾孩子呢?


如果你对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有一种宽容体贴的态度,就会以更好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如果你总是苛责自己,那么你也会用同样的态度来苛责孩子。


所以,请照顾好自己,更要善待自己。


微信图片_20230507092923.jpg


2. 灵活使用规则


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设立规则和边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边界,所以需要父母来设立边界,把情况掌握在可控范围内。


不必追求绝对的边界线,因为养育孩子并不存在绝对正确和完美的方法,保持灵活的态度会更加重要。


3. 学会按照孩子的样子调整养育方式


如果你期待孩子按照你希望的样子成长,那么大概率是彼此互相折磨,倍感失望。


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按照本来的样子成长,父母根据孩子的样子调整养育方式。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困难,要顶着社会的压力顺应孩子的自然成长,你可能会感受到很多的压力和失望,但这是孩子的人生,他们自己才有权利决定往哪个方向走。



  温纳心理推荐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养育孩子的完美公式,顺应孩子的自然成长,从父母与孩子本身的相处模式入手,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此刻你正为孩子的教育所忧心,但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不妨尝试我们的[亲子咨询]


亲子咨询分为两个方面:



·家长教育咨询

作为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为直接,所以在这部分主要是帮助父母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同时还会帮助提升父母养育孩子的技巧,更科学地教导孩子。


·亲子沟通咨询

你也可以选择与孩子一起,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例如心理沙盘,家庭格盘等,帮助你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心理,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帮助你提升与孩子的沟通技巧,从两方面共同促进亲子关系。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



标签: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