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 把自己感受置顶 ” 的人,反而更受欢迎?

2025-08-28 2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你需要的,是尊重自己的感受。



我们似乎都习惯了在关系中优先照顾别人的感受。


朋友开了过分的玩笑,我们笑着说 “没关系”,心里却一阵刺痛;察觉到他人隐晦的敌意,我们安慰自己 “是想多了”,转头却陷入莫名的焦虑。


为了维持表面的和谐,我们常常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压在心底,久而久之,甚至忘了自己原本的情绪是什么滋味。


其实,真正健康的心理状态,需要我们学会“把感受置顶”


这不是自私的表现,也不是要变成锋芒毕露的人,而是一种温柔而坚定的自我关怀 —— 


就像我们会自然地关心朋友的情绪一样,也该学着成为自己最可靠的支持者。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感受是心灵的信使



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的感受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那些让你不舒服的瞬间、隐隐的不安、莫名的烦躁,其实都是内心在发出信号,提醒你关注自己的需求和边界。


就像身体受伤会感到疼痛一样,心理受到冲击时,情绪上的不适也是一种保护机制。


很多人会担心,重视自己的感受会显得 “不好惹”,影响人际关系。但事实恰恰相反,自我关怀水平高的人,往往能建立更真诚、更持久的关系


因为他们不会因为过度压抑而积累怨恨,也不会因为模糊边界而陷入消耗,这种真实的状态反而会吸引同样真诚的人靠近。


把“感受置顶”,首先要学会相信自己的直觉。


当某个场景让你感到不适,不必急着否定自己 “太敏感”,也不用强迫自己 “大度一点”。感受没有对错之分,它只是在告诉你:“这里需要注意了。” 




设立温柔的边界



尊重自己的感受,自然会带来清晰的边界感。


这不是要筑起高墙隔绝他人,而是像在心里划一道温柔的界限 —— 哪些对待是可以接受的,哪些底线需要被尊重。


当遇到冒犯性的言行时,不必急着为对方找借口,也不用强迫自己立刻回应。


你可以先停下来,承认自己的不舒服:“此刻我感到被冒犯了。” 这种简单的自我确认,就是在强化情绪边界。


心理学中的 “情绪粒度”概念告诉我们,精准识别自己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情绪管理能力。


我们常常会过度分析他人的想法,担心自己的反应会让对方不高兴。


其实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就像你不必为他人的不当言行买单一样,他人也需要为自己的情绪反应负责。放下对他人想法的过度猜测,反而能减少很多心理内耗。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与未知和平共处



很多人不敢重视自己的感受,是因为害怕冲突,担心破坏关系,总是预设各种不好的结果。


我们在心里反复上演 “如果我表达不满,对方就会离开”“如果我坚持自我,就会被孤立” 的剧情,这些想象出来的灾难,往往比现实更可怕。


其实,未来的事情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设所有可能,更不必用想象中的困难惩罚当下的自己。


把感受置顶,也包括相信自己应对变化的能力。就像练习肌肉会变得强壮一样,处理情绪的能力也会在一次次真实体验中逐渐增强。


心理学中的正念练习告诉我们,接纳当下的感受,不回避也不沉溺,就能获得平静的力量。


当你开始专注于眼前的真实感受,而不是未来的焦虑想象,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有韧性。




温柔而非强硬



需要澄清的是,把感受置顶并不是要变成任性冲动的人,也不是用情绪攻击他人。真正的自我关怀包含着一种平衡 —— 


既尊重自己的感受,也理解人性的复杂


就像阳光既温暖又明亮,不会灼伤人一样,健康的自我表达也带着温度和力量。


自我关怀理论中有个重要的维度叫 “共同人性”,它提醒我们,痛苦和挣扎是人类共通的经历。


当你感到受伤时,不必觉得自己孤单;当你需要设立边界时,也不必感到愧疚。这种认知能让我们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依然保持对他人的理解和善意。


改变多年形成的思维习惯并不容易。刚开始学习重视自己感受时,可能会感到不安,甚至自我怀疑,这些都是正常的过程。


就像学走路会摔跤一样,在练习中犯错、调整、再尝试,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温纳推荐





如果你发现自己很难真正做到尊重自己的感受,或者长期被负面情绪困扰,记得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不够坚强。


就像身体不适需要医生帮助一样,心理上的困境也可以寻求专业支持。


心理咨询师就像旅途中的向导,能陪你一起探索情绪的规律,找到与自己和解的方式,让你既能清醒地守护自己,也能温暖地拥抱世界。


当你开始置顶自己的感受,就是在邀请全新的自己进入生命。❤️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情绪.png

小红书@温纳心理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咨询~



标签: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扫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