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受理面谈、初期、中期和后期四个阶段。
而初次面谈阶段中,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判断是否准确,交流是否通畅,采取的咨询方案是否合理,是决定心理咨询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01
什么是受理面谈
受理面谈(intake-interview),也称预备咨询、预咨询,是一项在正式心理咨询前进行的服务。旨在对于来访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可能的心理援助方案进行初步的讨论。
受理面谈并不只是简单的接待,而是一个心理咨询的重要步骤,也是通往心理咨询的桥梁。
因此,受理面谈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咨询助理负责进行,他们经历过专门的心理咨询理论知识培训,有丰富的助人经验,具备相应的能力。
#02
受理面谈的作用
1 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心理评估
受理面谈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为正式的心理咨询收集来访者的资料,进行心理评估。
相关资料包括:来访者的年龄、性别、生活背景、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或就诊的经历,以及来访者的家庭、工作环境等。
当然,在了解这些资料前,专业的心理机构会和来访者签订保密协议,确保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收到法律的保护。
咨询助理需要根据这些资料,对来访者的心理状态、背景心理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并与来访者商议确定适合他们的咨询师。
此外,如有必要,面谈过程中还可以对来访者进行一些人格、能力、心理健康状态等方面的评估测验,以求掌握更加客观、准确的心理,为正式咨询做好准备。
2 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心理咨询
受理面谈的另一个作用,是判断来访者是否适合接受本心理咨询机构所能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
当心理问题发展得比较严重,出现明显的精神疾病特质,需要专业医疗机构介入时,受理面谈可以在进行过心理学评估后,为来访者提供医学鉴别和转诊的建议。
3匹配适合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问题的种类十分多样,心理咨询想要顺利进行下去,需要考虑到咨询师的理论取向、擅长领域以及与来访者的匹配度。
举例来说,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根源,可能是来自于童年的阴影、创伤的经历,和家人不融洽的关系,还是因为对事物有着错误的认知,从而导致产生了不良行为?这两种可能,分别更加适合精神分析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两种咨询技术,就对心理咨询师的专长提出了要求。
此外,一些来访者也会对咨询师的其他特质有所要求,比如性别、年龄、从业经历、个案时长、咨询风格等。受理面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帮助来访者匹配适合自己的咨询师,让咨询过程顺利进行下去。

#03
面谈时,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在进行面谈时,受理者会着重了解以下信息:
来访者的咨询动机
(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需要咨询?)
来访者的主要诉求
(是否察觉到自己出现问题,如何认识这些问题?)
来访者的生活情况
(生活经历,人际关系,最近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来访者的家庭情况
(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家庭关系是否融洽?)
来访者的病史
(是否有过重大身心疾病,是否服用过精神药物?)
来访者的其他状况
(受教育水平,工作或学习状况,兴趣爱好等。)
受理面谈的过程会以轻松稳妥的节奏进行,不会产生提问的压迫感,不会对来访者的回答进行随意的解释和推测,也不会对来访者提供的内容进行任何评判。
受理面谈是一个让心理咨询流程更加顺畅的过程,受理面谈环节的专业度,也间接反映了一家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