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关注我们
年关将至,转眼间马上就到春节了,不少朋友离家在外工作,春节是少有的时间,返乡与父母共度,但就是这个时间段,比平时更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与矛盾,甚至有朋友对我说:一想到回家免不了要和爸妈发生矛盾,就感觉心累。
其实,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独自在外工作生活,有新的生活方式,但人们总是习惯用旧有的、熟悉的模式对待对方。如果家庭中固有的相处模式是不健康的,重回这样的模式里,必然免不了矛盾和争吵。
“冒犯”父母与建立边界
有心理学家提出,所有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家庭相处模式,本质上都是源于家庭边界的混乱,这导致了家庭成员不再扮演其原有的角色,不承担或过度承担一些责任义务,从而滋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家庭治疗师Minuchin认为,在拥有健康的亲子关系、边界清晰的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之间彼此联结——都对家有归属感,同时,每个成员也都各自分离——都具有独立性。这样,每个成员才能承担相应的角色与责任,父母也才不会把孩子当做配偶或者对手。
在我们的原生家庭中,少有没有伤害过孩子的父母,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伤口始终在心中,因此,在回到原先的家庭中时,有些朋友曾经的创伤体验,又回到了身上。
只有从“冒犯”父母开始,建立新的边界,才能去治愈自己。你需要告诉自己:要有勇气与父母在心理上进行分离,保护自己的独立人格。
只有实现了分离,你才能成为一个“依靠自我力量获得价值判断、情感反应与行为模式的独立个体”,而不再只依赖于父母的帮助去理解和应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分离,是为了更好的在一起
不过,分离的过程并不容易。父母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可能将你的分离举动认为是对家庭的“背叛”,而进行指责和百般阻挠。另外,你也可能因为害怕“失去”家人的支持,或恐惧独自承担责任和后果而对分离显得犹豫胆怯。
如果这对你来说仍然有难度,可以试试逐步与原生家庭“分离”:
首先,你要承认你属于你自己。有时候我们太容易习以为常,把与原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分彼此”,看做是一种无法被改变的事实,认为自己只不过是顺应道德伦常。又或者,我们与父母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的依赖共生的关系,我们依赖于父母,而父母又依赖于我们对TA们的依赖。
趁着春节假期,你可以尝试建立新的相处与互动模式(Breaking the cycle)。你不需要要求父母先做出改变,你也可以尝试主动改变与TA们相处的方式。
一方面你要有意识地、持续不断地让父母了解不健康关系对彼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你的反思和觉察能力很可能比你的父母高。因此你需要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尽可能以不激烈的方式,向父母真实、诚恳地指出你所认为的家庭关系中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说明你的感受,和这种不健康关系对你们双方造成的影响。比如在束缚了你的生活的同时,可能也束缚了TA们的生活,给双方都带来了负面情绪。
但要注意,就事论事、而不是人身攻击。不要把冲突的解决变成情绪的发泄,因为那会加深TA们对你的固有印象,而无法带来改变。
哪些问题对于你来说是侵犯个人边界的,是不可接受的,你需要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绝不动摇。当你想要结束一次对话时,你也应当主动提出,这能让TA们明白自己不能无条件地占有你的时间与关注。
在与父母分离的过程中,你也需要学会尊重父母的边界。如果你享受着父母把你的需求当作TA们生命的重心,你也无法要求TA们尊重你的独立性。
如果你在原生家庭或者亲子关系上有任何问题或困难,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可以进入你的内心,疗愈原生家庭带来的情感创伤,用更健康、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