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孩子越长大就越不爱和自己亲近?
仔细想想,你对孩子做过这样的事情吗:
·不敲门就随意进入孩子的房间,偷看孩子的日记或随意翻看孩子的手机,并且在孩子已经明确表达出抗拒的意思之后,仍然不改变自己的行为,还会对孩子说“我都是为了你好”;
·代替孩子作出专业和职业选择。在孩子升学的时候,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填报志愿,毕业后,让孩子去做你想让TA做的职业;
·在情感人际方面,会限制孩子的交友,催婚,甚至在子女不知道的情况下代替子女相亲;
......
也许你的本意是为孩子好,但这样的行为却实实在在侵犯了孩子的边界感。
01.
家庭也需要边界感吗?
说起边界感,我们更容易想到与陌生人的边界感。
当不熟的人来问你“工资多少”,“结婚了吗”,我们往往会表达拒绝,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会认为这是我们的隐私,而你只是一个陌生人,我没有必要和你谈论这个问题。
但是在家庭中,这个边界感往往会模糊。
在孩子未成年时,他们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在大部分情况下,子女和父母是住在一起的,所以父母干涉孩子的生活,甚至替孩子做决定都是常态。
因为此时的亲子关系边界是松散的,双方都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对方的生活。
但是随着子女的长大,与原生家庭的脱离,子女有着自己的生活,他们不想让父母过问自己的生活细节,也很难了解到父母的生活细节。
双方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自己独立处理事务,这就让原本交织在一起的亲密关系逐渐形成“边界”。

家庭就像是一个大系统,父母,子女都是系统中的一个小零件,每个人都有自己身份和要承担的责任义务。
一个合适的边界,能够让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身份,并且按照相应的方式运转,维护家庭的系统。
所以家庭中的边界并不是家人之间的隔阂,而是为了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明确彼此之间的责任,让家庭功能变得更加完整,更灵活。
02.
边界感出现问题的亲子关系
是什么样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都会模糊而复杂,其原因在于他们边界感出现了问题。
1. 过度依赖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会因为担心而关注孩子,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家长不能很好地放手,这时问题就出现了。
在他们眼中,孩子长大后要面对的事务越来越多,但这些是他们难以承担的,如果孩子受到了伤害,那么后果就会不堪设想,所以父母会过度呵护孩子,而有些孩子也会依赖于父母的保护,因为这样他们就不必承担过多的压力。
除了孩子会依赖父母外,还存在父母依赖孩子的情况。
有一部分父母可能内心非常脆弱,敏感,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成为他们的照顾者,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当父母习惯这种“被照顾”的模式,他们就会依赖孩子。

2. 漠视
与“过度依赖”的模式完全相反,这一部分中的父母认为与孩子的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
他们会将养育孩子当成一个任务,自己作为执行者,掌控着所有事务的话语权,说一不二。
在漠视状态下的父母,会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关心孩子,但很少在情绪上表达关爱,肢体语言上也很少表达亲近,而是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孩子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
3. 反复横跳的亲子边界
家庭边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产生变动,但存在一种特殊情况:毫无根据的反复横跳。
这个家庭中的父母也许上一秒还对孩子关爱有加,但下一秒就会对孩子毫不留情进行贬斥。
这可能是有由父母的人格特质所引起的,但孩子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摇摆不知所措,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

03.
什么样的家庭边界感是健康的?
混乱的家庭各有各的样子,但健康的家庭往往有着相似的特点。
从结构上说,健康的家庭边界是清晰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够明白自己的责任,在自己的位置上履行着自己的任务,不会过于插手其他人的事务,也不会过于漠视他人的情绪。
从形式上说,家庭边界感是灵活的。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母亲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但当母亲心情低落时,孩子也会安慰母亲,成为这一段时间母亲的照料者。
变化,同样也体现在孩子的成长上。
不同时期的孩子所需要的边界感不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不断调整家庭边界。
从具体行动上来说,这需要父母对孩子的真实需求有所思考,并做出合适的回应。
比如,在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的帮助,吃饭,换尿布等等,但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到了6、7岁的时候,心智发育,更关注别人对他们的看法,这就要求父母在日常说话时要更加注重孩子的感受,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应对别人不正确或是不好的看法的能力。

接纳父母和孩子是不同的个体,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和人生,放下对彼此的束缚,不过度干涉对方的爱好,生活选择,也许这其中依然会爆发冲突,但真正的亲密的亲子关系,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磨合中形成。
正如奥地利散文家Hofmannsthal的一句话:所谓成熟,就是分离得更加清晰,但联结得更加紧密。
希望每一对亲子关系,都能在分离和联结的调整中,让关系柳暗花明。
温纳心理推荐
也许,你已经发现孩子越来越不爱和你交流,也许,你也很想改善你们的亲子关系,但却不知道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
那么,你可以尝试我们的[亲子咨询]。
亲子咨询分为两个方面:
·家长教育咨询
作为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为直接,所以在这部分主要是帮助父母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同时还会帮助提升父母的素质,更科学的养育孩子。
·亲子沟通咨询
如果你与孩子之间存在矛盾,也可以选择与孩子一起,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例如心理沙盘,家庭格盘等,帮助你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心理,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帮助你提升与孩子的沟通技巧,从两方面共同促进亲子关系。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和困惑
专业的心理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小红书|温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