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小小的屏幕面前,一天可以刷二十五个小时;面对大大的网络海洋,8G网速都不够冲浪。
包罗万象的网络世界,时刻向我们发出充满诱惑的邀请,于是乎,一些青少年们,一不小心就掉入了问题性网络使用的牢笼。
互联网时代,网络已全面融入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根据《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3年12月23日发布),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互联网普及率为97.2%。
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利用互联网从事各类活动,包括学习、搜索信息、玩游戏、看视频、聊天交友等。其中,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达到88.7%,77.4%的人认为互联网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成瘾和问题性游戏行为也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根据报告,20.2%的未成年网民认为自己对互联网存在依赖心理;游戏方面,未成年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增长明显,2022年小学生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达到55.5%,较2021年提升12.3个百分点,初中生的比例为69.3%(+6.4个百分点),高中生的比例为72.0%(+4.4个百分点)。
在引领孩子们拥抱互联网带来的无限可能的同时,如何有效应对问题性网络使用和游戏行为,已成为每位家长不容忽视的议题。这不仅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对家长们智慧与勇气的考验。
1
什么是问题性网络使用
问题性网络使用,又称强迫性上网(CIU,compulsive internet use)。是一种在精神医学领域的新名词,用来描述一旦上网就很难停下来的情况。这种行为表现为对网络世界的过度迷恋,人们在上网时精神饱满,但一旦离开网络就会感到焦躁、心情低落。
问题性网络使用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都有不小的危害。过度沉迷于网络,忽视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甚至影响睡眠、学业和日常活动,这些都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就像是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越走越远,却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美好。
2
父母干预方式
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
面对孩子的问题性网络使用和沉迷游戏的行为,父母采取的应对方式至关重要。简单粗暴的限制和惩罚只会引发孩子的抵触和反叛,而鼓励和支持的方式则更能有效减少问题性网络使用行为。
这是因为强迫性的限制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控制的、不被尊重的,导致孩子在心理上慢慢疏远父母。而且,一旦父母疏于监管,孩子的问题行为就会迅速反弹,这会使孩子更加沉迷于游戏,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风险行为。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当孩子感受到自主性被支持时,他们更有可能内化规则和价值观。
因此,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理解、被尊重,这样才能更好地听取父母的建议,减少沉迷游戏的行为,并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同时,父母也应该加强监管,确保孩子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使用网络,避免孩子出现过度沉迷和风险行为。这样的干预方式既能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又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
3
如何用鼓励而支持的方式进行干预
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在设定合理网络使用规则的同时,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比如,和孩子聊聊网络的好处,鼓励他们用网络学习和成长,听听他们的想法,解释规则的重要性,并一起商量如何遵守。
倾听需求,坚定态度
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理解他们的动机和感受是制定有效规则的关键。与孩子坦诚沟通,解释规则的重要性,并一起商量如何遵守。这样,孩子会更愿意接受并遵守规则,因为他们感到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得到了重视和尊重。
民主商议,平衡规则
家长在设定网络使用规则时,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过于严格或强制的控制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触。因此,与孩子一起讨论规则,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又能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适度监督,积极反馈
适当的监督是确保孩子在网络世界中保持健康行为的重要手段。但请记住,监督并不是为了控制他们,而是对他们成长发展的关心。同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当他们做得好的时候,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更愿意与您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温纳心理推荐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交流平台和娱乐方式。对于孩子来说,网络同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父母在孩子网络使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引导过程中稍有不慎,孩子就可能沉迷其中;但如果处理得当,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同时也能增进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如果你在引导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存在困惑,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利用心理学科的专业知识,分析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家长及时的干预,助力孩子茁壮成长。
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留下您的困惑与联系方式
专业的心理客服老师会及时联系您
一对一免费「预咨询」
小红书@温纳心理
微信公众号@温纳心理札记
新浪微博@南京温纳心理咨询
↓↓↓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