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明明两个人相爱,日复一日,却越来越像是在一座牢笼中挣扎,心里的墙壁逐渐高高堆起?
亲密关系中,越来越多的痛苦会「筑」成无形的围墙,任凭围墙中的人崩溃嘶吼、拳打脚踢,原本的生活也会在坚硬的墙下变得面目全非。
当一个人被墙壁挡住的时候,他/她一般会认为亲密关系的问题是无法补救的,那是精神上的枷锁,默默地把人困在一片无法呼吸的空间里。
「被墙困住的生活」的19种表现:
◍ 精神、心理或生理上的疲倦:不想做任何事情,甚至是日常的琐事都变得不堪重负。
◍ 难以捉摸的倦怠感:你不再觉得开心,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 无聊:生活突然变得空虚,所有事情都没有意义。
◍ 排斥伴侣或觉得被伴侣排斥。
◍ 过度的幻想或做百日梦:你开始频繁做梦,幻想自己有别的生活,甚至跟伴侣无关。
◍ 外遇或三角关系:为了逃避现实,你或伴侣走上了背叛的道路。
◍ 对大部分事物都失去兴趣,特别是对伴侣:连亲吻、拥抱都显得毫无温度。
◍ 有放纵自己从事不需动脑的娱乐或追求感官享受的倾向,甚至成瘾。
◍ 上瘾的行为变本加厉:无论是抽烟、饮酒,还是某种不健康的行为,都变得更加严重。
◍ 生病:身心疲惫,免疫力低下,频繁的生病成为日常。
◍ 性生活死气沉沉(包括性功能障碍)。
◍ 令人沮丧的无价值感:开始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怀疑自己能否继续这段关系。
◍ 困惑或失去重心:生活不再有目标,所有的决定都感到不确定。
◍ 想逃离、放弃,甚至想死。
◍ 沮丧,对生活失去热情,或觉得自己或亲密关系已经燃烧殆尽。
◍ 自暴自弃,觉得不管你怎么做都不能改变什么。
◍ 忙碌——你很忙或伴侣很忙,这样能让你们很自然地避免花时间在一起。
◍ 其中一方极度厌恶对方:不再包容彼此,心中充满敌意。
◍ 其中一方诉请离婚。
↓↓↓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
是什么
让我们陷入自困
在旁观者的视角,问题似乎清晰明了,解决方案似乎触手可及。然而,对于身陷其中的人而言,情况却往往复杂得多。
这就是史蒂芬·卡普曼提出的「戏剧三角形」模型所揭示的现象。这一模型,经过《亲密关系》作者的修改,更贴切地描述了亲密关系中各种角色的困境和转换。「卡普曼三角」:
拯救者
帮助者,实行者,修复者,慷慨的救济者,牺牲奉献者,计划者,寻求解决者,分析者,指导者,道歉者,维持和平者,宽恕者,取悦他人者,慈善的在高位者,能干者,“有知识”的驱策者。
迫害者
不耐烦的训练官,恶霸,嘲讽者,理直气壮的完美主义者,多疑的在高位者,愤怒的,喜欢批评的,虐待的,严苛的,责怪者。
受害者
代罪羔羊,叛逆者,依附他人的,丧失行动力的,可怜的,绝望的,沮丧的,受虐的,倦怠的,怀疑自己的,受伤的,依赖的,抑郁的,放纵的,受到不公平对待,自艾自怜,停滞不前的抱怨者。
每个人在遇到问题时,最初的反应往往是成为「受害者」。这种角色带来的恐惧、自悲自怜以及抱怨的倾向,都是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自然反应。
我们会感到被问题压得喘不过气,害怕再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牺牲。这种恐惧和不安,使得我们不愿意或无法从“受害者”的角色中走出来。
然后,「迫害者」角色开始登场。当问题无法解决或无法归咎于他人时,我们可能会转变为「迫害者」。
心中的「迫害者」会让我们责怪自己或他人,以此来逃避痛苦和责任。这种责怪和追求完美的态度,往往会让我们陷入更深的困境中。
这时,「拯救者」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拯救者」不同于前两者,他或她努力将我们从痛苦的漩涡中解救出来,提供同情和理解,同时给出有用的建议。
然而,拯救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解决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经历「受害者」、「迫害者」的角色转换,才能最终唤醒内心的「拯救者」。
伤心时我们是「受害者」,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可能会转变为「迫害者」,开始指责和逃避。但最终,我们需要尝试解决问题,这时「拯救者」便开始觉醒。
这三种角色的转换,实际上是我们处理问题、面对自我和寻求解脱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当我们过于关注问题本身时,我们可能会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无论是身体的问题还是关系的问题,疼痛和困难都只是引起我们注意的办法。它们在提醒我们,需要停下来审视自己,面对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 扫码预约咨询师聊聊你的烦恼 ↓↓↓
如何跳出围墙
重建关系与自由
虽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有一些原则是共通的。
1. 跳出问题框架的成长之路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固定的框架之内。卡尔·荣格曾言,“问题不能被解决,但人可以成长从而跳脱出问题。”
我们常常在有限的知识框架中寻找答案,而忽视了运用直觉和想象来突破这个框架。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2. 问题与礼物的转化
在遭遇困难时,我们可以将「问题」视为一种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的经验。这种心态的转变能够帮助我们聚焦于即将获得的经验或礼物,从而产生希望和信任,安抚情绪,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
相反,如果我们对问题感到恐惧,采取拖延、抵抗或逃避的态度,那么解决问题的时间线将会被拉长,情绪内耗也会加重。
3. 内心世界的投射
我们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内心世界的投射。当我们认为伴侣在伤害我们时,我们应该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是否与自己内心的批评有所重叠。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的内在小孩,是否有些部分被埋藏却反映在了伴侣身上。通过重新养育内在小孩并与之合作,我们可以开启新的生活阶段。
4. 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当我们愿意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完全负责时,我们才能获得选择的力量。
承认问题是自己责任的一部分,将使“责任”从罪恶和羞耻中解脱出来,变为回应和自由。这样,我们将感受到平静与清晰,并做出对彼此更好的选择。
5. 自由的来源
自由并非来自已知的答案,而是来自不断提问和探索的过程。在我们把误认为是「知识」的答案都抛开后,我们才能得到无限延伸的自由。
了解自己的过程从问问题开始,如探索事实、表达真实想法、明确需求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与自己的内在小孩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我们将从「已知」中剥离出来,进入「直觉——灵魂思想」的领域。
6. 爱的力量
没有什么问题是「爱」无法解决的。只要我们相信「相信」的力量,我们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
穿越障碍就是一个选择,而爱是我们内心最强大的力量。当我们相信爱能够解决问题时,我们就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温纳推荐
当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有过创伤,很难在关系中获得疗愈,逐渐自我内耗。
如果你正在经历一些亲密关系的困扰,推荐你来南京温纳心理咨询中心。由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你一同梳理过去关系中的模式,引导你认识自我思想和情绪,获得真实疗愈。